寺古丹青暗,地幽花木春。
垣墙兵火后,台殿栋梁新。
绕屋松声合,铺庭草色匀。
春耕迷古垒,野水滟通津。
落魄闲来客,萧条禁火晨。
重寻旧游地,俯仰十年身。
寺古丹青暗,地幽花木春。
垣墙兵火后,台殿栋梁新。
绕屋松声合,铺庭草色匀。
春耕迷古垒,野水滟通津。
落魄闲来客,萧条禁火晨。
重寻旧游地,俯仰十年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春色回暖的画面,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表现了时间流转与历史沧桑。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捕捉到了山光寺在战火过后重获生机的一幕。
首句“寺古丹青暗”,揭示了寺庙年久失色的静谧气息,“地幽花木春”则透露出即便是在隐秘之地,也难掩盖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紧接着,“垣墙兵火后,台殿栋梁新”,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战争破坏后的重建与恢复。
下片“绕屋松声合,铺庭草色匀”中,诗人捕捉到了松风和草色的和谐统一,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同时也是对生命力强大的肯定。接着,“春耕迷古垒,野水滟通津”,通过描写春天的耕作与河流的畅通,表现了生产生活的恢复和发展。
末尾两句“落魄闲来客,萧条禁火晨”、“重寻旧游地,俯仰十年身”,诗人以自我为参照,将个人的经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往记忆的回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山光寺春日的美丽景致,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破坏、寻求心灵安宁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