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斋治圃种金莲,的的舒英映日鲜。
拟合送归学士院,不然宜傍老僧禅。
谁雕琥珀为趺萼,最厌胭脂斗丽妍。
设使因风落天半,维摩室应绕床前。
林斋治圃种金莲,的的舒英映日鲜。
拟合送归学士院,不然宜傍老僧禅。
谁雕琥珀为趺萼,最厌胭脂斗丽妍。
设使因风落天半,维摩室应绕床前。
这首诗描绘了金莲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金莲花的色泽、形态以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首先,诗人通过“林斋治圃种金莲”这一句,展现了金莲花生长的环境——在精心打理的花园中,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接着,“的的舒英映日鲜”描绘了金莲花在阳光下绽放的景象,花朵鲜艳夺目,仿佛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璀璨。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金莲花的喜爱之情:“拟合送归学士院,不然宜傍老僧禅。”这里既有对金莲花作为珍贵礼物的期待,也有将其置于静谧的禅院之中的想象,体现了金莲花既可作为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亦能融入佛教文化的氛围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谁雕琥珀为趺萼,最厌胭脂斗丽妍”,则从金莲花的花瓣和花托(趺萼)的角度出发,赞美其自然之美,不需人工雕琢,更不与胭脂争艳,强调了金莲花本身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设使因风落天半,维摩室应绕床前”两句,设想了金莲花随风飘落的情景,即使是在空中飘荡,也希望能落在维摩居士的房间中,寓意着金莲花不仅美丽,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莲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美的追求与向往。
江左周瑜,年少日、雄姿历落。
记十载、霜飞獬豸,风生台阁。
宦迹遽如春梦短,人情剧似秋云薄。
旧平泉、早付绿苔生,都非昨。问鲍子,今难作。
怜弱女,凭谁托。赖同官偏念,曩时花萼。
高谊漫言齐偶大,华堂定让韩居乐。
翟公门、一曲鼓求凰,惊罗雀。
偶尔相关,小楼上、画阑凭遍。
记当日、东吴瘦沈,才名堪羡。
艳句和愁淋舞帕,香词蘸酒涂歌扇。
只金荃、身后竟无人,为收管。绾不得,垂杨线。
禁不住,飞花片。剩霜闺寡鹄,雨凄风怨。
转眼桑田朝市改,打头茅屋裙笄健。
绕雕梁、谁替话呢喃,邻巢燕。
丝竹扬州,曾听汝、临川数种。
明月夜、黄粱一曲,绿醅千瓮。
枕里功名鸡鹿塞,刀头富贵麒麟冢。
只机房、唱罢酒都寒,梁尘动。久已判,缘难共。
经几度,愁相送。幸燕南赵北,金鞭双控。
万事关河人欲老,一生花月情偏重。
算两人、今日到邯郸,宁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