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凤钩.春夜同展成饮御之斋头感旧》
《金凤钩.春夜同展成饮御之斋头感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凤钩

东风里,绛桃树。蓦记得、年时见汝。

红芳正好,浓香乍饱,俊眼相看如许。

如今花放长洲路。只是我、朱颜非故。

旧情如梦,閒愁似海,闷搯花须细数。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夜与友人相聚,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词人通过“东风里,绛桃树”开篇,营造出春日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回忆与情感交织的场景中。

“蓦记得、年时见汝”,词人突然忆起过去与友人的相遇,那份初见时的喜悦和心动仿佛就在昨日。接着,“红芳正好,浓香乍饱,俊眼相看如许”,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美好情景:花朵正盛,香气浓郁,两人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欣赏与喜爱。

然而,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今花放长洲路。只是我、朱颜非故”,词人感叹如今再次见到同样的景致,却已物是人非,自己的容颜不再如初。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哀愁。

“旧情如梦,閒愁似海,闷搯花须细数”,词人将过去的感情比作梦境般遥远而美好,但又如同深不见底的海洋,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在这样的情绪下,他只能细细数着花朵来排遣内心的烦闷。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种莴苣

阴阳一错乱,骄蹇不复理。

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燬。

植物半蹉跎,嘉生将已矣。

云雷歘奔命,师伯集所使。

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

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

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

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

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

苣兮蔬之常,随事蓺其子。

破块数席间,荷锄功易止。

两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野苋迷汝来,宗生实于此。

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翻然出地速,滋蔓户庭毁。

因知邪干正,掩抑至没齿。

贤良虽得禄,守道不封己。

拥寒败芝兰,众多盛荆杞。

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登于白玉盘,藉以如霞绮。

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

(0)

遣愁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0)

沅江渔者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

长歌一曲烟霭深,归去沧江绿波远。

(0)

杂曲歌辞.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0)

绣岭宫词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0)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