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玉峰沈天羽先生,词场耆宿也,选有草堂四集行世,不幸早逝乏嗣,岁月不居,距今已四十馀年矣。贤配钮夫人今年举七十觞,有从甥钮君南六,代为乞言,词以寄慨》
《满江红.玉峰沈天羽先生,词场耆宿也,选有草堂四集行世,不幸早逝乏嗣,岁月不居,距今已四十馀年矣。贤配钮夫人今年举七十觞,有从甥钮君南六,代为乞言,词以寄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偶尔相关,小楼上、画阑凭遍。

记当日、东吴瘦沈,才名堪羡。

艳句和愁淋舞帕,香词蘸酒涂歌扇。

只金荃、身后竟无人,为收管。绾不得,垂杨线。

禁不住,飞花片。剩霜闺寡鹄,雨凄风怨。

转眼桑田朝市改,打头茅屋裙笄健。

绕雕梁、谁替话呢喃,邻巢燕。

(0)
鉴赏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满江红》,是为纪念玉峰沈天羽先生而作。沈天羽先生在词坛享有盛誉,其作品《草堂四集》流传甚广,然而不幸的是,他过早离世且未留下后人继承其文学事业。

词中描绘了对沈天羽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身后无人继承其文学遗产的感慨。词人通过“偶尔相关,小楼上、画阑凭遍”这一开篇,营造出一种追忆往昔、凭栏远眺的意境,表达了对沈先生的深切怀念。接下来,“记当日、东吴瘦沈,才名堪羡”,直接点明了沈先生的才华横溢,令人羡慕不已。

“艳句和愁淋舞帕,香词蘸酒涂歌扇”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沈先生创作时的场景,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都能化为笔下的佳句,让人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然而,“只金荃、身后竟无人,为收管”一句,转折突兀,表达了对沈先生身后无人继承其文学事业的遗憾与感慨。

“绾不得,垂杨线。禁不住,飞花片”这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暗示了沈先生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剩霜闺寡鹄,雨凄风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将沈先生的离世比作霜冷的闺房、孤鹄的哀鸣,充满了悲凉之意。

“转眼桑田朝市改,打头茅屋裙笄健”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沈先生生前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其身后家庭生活的关切。

最后,“绕雕梁、谁替话呢喃,邻巢燕”一句,以燕子绕梁的景象,象征着沈先生虽已离世,但其文学精神和影响力依然存在,如同燕子在梁间呢喃,提醒着人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词人和他的作品。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沈天羽先生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文学传承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体现了陈维崧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文学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绝句·其二

桑里相闻路一程,无从款接笑谈清。

那知邂逅论诗处,秋满潇湘雁送声。

(0)

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清河诗客本贤良,惠我新吟六十章。

格调宛同罗给事,功夫深似贾司仓。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0)

刘行简以自题所画墨竹诗见示依韵酬之

买花无谋谋买竹,少陵未必甘同谷。

索酒瓶空方索茶,陶水终惭锦茵宿。

我生绝意鹤背钱,犯分犹贪竹间肉。

秾华稳付桃李春,寂寞颇疑松柏独。

自逢刘叟用意好,钱不看囊不羞忸。

误身冠在竹皮宽,比酒叶宜衫色绿。

如翁须著第一流,艺能饱胜三千秋。

少名数辈列青士,语放干云封素侯。

诗成自写真三绝,笔下琅玕手中铁。

若须推毂极清高,有待朝天寒栗烈。

(0)

梦江南.怀人二十首·其十八

人何在?人在玉阶行。

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0)

诗偈·其一一○

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婆娑彻。

此光湛然无去来,不增不减无生灭。

尔是妙德现真身,刹那不起恒沙劫。

无边无尽如虚空,虚空无边不可说。

(0)

寄崔纯亮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

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

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

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

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