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冻雀夜不语,巷陌谁家犹鼓声。
呼灯急映五万卷,开酒独浮三四觥。
严霜淅沥下枯叶,清漏彷佛闻层城。
苦无高兴纪日月,羞见寒星当户明。
檐前冻雀夜不语,巷陌谁家犹鼓声。
呼灯急映五万卷,开酒独浮三四觥。
严霜淅沥下枯叶,清漏彷佛闻层城。
苦无高兴纪日月,羞见寒星当户明。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构建了一幅冬夜的画卷。首句“檐前冻雀夜不语”,以“冻雀”这一形象,巧妙地传达出冬夜的寒冷与寂静,雀鸟因寒冷而沉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巷陌谁家犹鼓声”,则以远处隐约可闻的鼓声,打破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远方的神秘感。
诗人紧接着“呼灯急映五万卷”,描述了自己在夜深人静时,点亮灯火,翻阅书籍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其丰富的学识和对知识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来消磨时光,寻找内心的平静。随后的“开酒独浮三四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在孤独中寻找乐趣,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外界的寒冷与寂寞,享受片刻的自我放纵。
“严霜淅沥下枯叶,清漏彷佛闻层城”,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之中。严霜的淅沥声与落叶的飘零,不仅渲染了冬夜的凄冷,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而“清漏彷佛闻层城”,则以“层城”这一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如同城池般深邃,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最后,“苦无高兴纪日月,羞见寒星当户明”,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与孤独时的无奈与自嘲。他感叹于无法找到快乐,甚至羞于面对明亮的寒星,仿佛在暗喻自己的心境如同这寒冷的夜晚一般,充满了孤独与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的画面,引人深思。
风吹乌帽晚飕飕,颠倒空尊不自谋。
赊酒邻家惭旧债,题诗茅屋载新愁。
黑云雨压千山暝,黄菊草深三径秋。
今日乡关最萧索,念君何处独凭楼。
山含烟素,波明霞绮,西风太液池头。
马似游龙,车如流水,归人何暇夷犹。丛薄拥金沟。
更萧萧宫树,调弄新秋。
千里烟波,几双鸥鹭两渔舟。暮云楼阁深幽。
政砧杵丁东,弦管啁啾。
淡淡星河,荧荧灯火,一时清景难酬。马上试冥搜。
填入耆卿谱,模写风流。
明日重来柳下,携酒教名讴。
弱质生良家,幼岁听傅姆训戒言。
闻有三从,夙夜居,常惕然。
及年适夫子,自意偕老,死归黄泉。
上戴苍苍之天,下有我履之厚地,竟不酬我愿。
为妇未十载,夫子忽舍我去,魂魄不复还。
尊嫜哭其儿,且哀我,少寡居,涕泗恒涟涟。
我哀曷已,恐重伤堂上心,茹恨忍死强自宽。
抚育四三孤,纺绩治生。供衣服粥?,教养幸成人。
奉夫子祀事,以树立家门,上奉尊章甘旨,不敢少怠,犹夫子生前。
华饰不复施,衿鞶缨佩置之埃尘。
有耳不敢闻闺外事,律己逾于未嫁先。
自分为待命未亡人,礼法自防岂敢愆。
犹复小郎口说譊譊,姻族捃摭相熬煎。
哀哀欲谁诉,祇苦心内割裂,欲死无缘。
赖是县官旌宅里,里中称,孝且贤。
少白我心,瞑目无所怨。
谇曰:已矣乎,薄躯奚术求全。
愿言祷大司命,生世莫作妇人。
即复作妇人,愿死在藁砧前。
《拟古辞寡妇叹》【元·宋褧】弱质生良家,幼岁听傅姆训戒言。闻有三从,夙夜居,常惕然。及年适夫子,自意偕老,死归黄泉。上戴苍苍之天,下有我履之厚地,竟不酬我愿。为妇未十载,夫子忽舍我去,魂魄不复还。尊嫜哭其儿,且哀我,少寡居,涕泗恒涟涟。我哀曷已,恐重伤堂上心,茹恨忍死强自宽。抚育四三孤,纺绩治生。供衣服粥?,教养幸成人。奉夫子祀事,以树立家门,上奉尊章甘旨,不敢少怠,犹夫子生前。华饰不复施,衿鞶缨佩置之埃尘。有耳不敢闻闺外事,律己逾于未嫁先。自分为待命未亡人,礼法自防岂敢愆。犹复小郎口说譊譊,姻族捃摭相熬煎。哀哀欲谁诉,祇苦心内割裂,欲死无缘。赖是县官旌宅里,里中称,孝且贤。少白我心,瞑目无所怨。谇曰:已矣乎,薄躯奚术求全。愿言祷大司命,生世莫作妇人。即复作妇人,愿死在藁砧前。
https://shici.929r.com/shici/H99F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