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
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
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
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
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
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
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
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
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名为《寄崔纯亮》。通过对比百川与大海的不同,诗人表达了器量大小、贤愚差异的哲理,同时也反映出个人才华未被施展的感慨。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用以形象地说明天地之间,有广阔的空间容纳万物,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感到满足或是局限。紧接着,“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人的才华和能力都有所不同,且不应以同一标准去衡量。
然而,在“群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一种社交场合的热闹与多样性,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却是“唯馀洛阳子,郁郁恨常多”,表达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和深藏的忧虑。
最后两句,“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则透露出诗人阅读古代贤良之作时所感同身受的情怀,似乎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未被认可的深切感受。
荡舟缘西溪,风物始虚爽。
忽得通真岩,众喜得奇赏。
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
通天贯灵窍,云气恣来往。
玉髓堕阴滴,莲花抱烟长。
居然神仙窟,所愧系尘鞅。
缅怀柳愚溪,千载寄幽想。
其人虽已没,精华尚星朗。
愿言作新亭,延此烟月党。
今古两悠悠,江波日东响。
恻恻伤远别,眷此清江流。
悲风激长薄,浮云隐重洲。
去家邈千里,惘然增百忧。
弭棹适洪都,果谐心所求。
良友始邂逅,道言互赓酬。
感叹风波事,委曲舟车谋。
倾觞远饯送,毕景情未休。
嘉晤殊慰悦,旅泊何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