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并坐燕姬,琵琶膝上圆冰薄。

轻拢浅抹,巧把羁愁豁。竟去摇鞭,点草霜鬉渴。

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哀愁。词人以“并坐燕姬,琵琶膝上圆冰薄”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中。燕姬与琵琶的结合,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琵琶声如冰薄般轻柔而深沉,仿佛能穿透心灵,将隐藏在心底的忧愁缓缓释放。

接下来,“轻拢浅抹,巧把羁愁豁”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通过音乐来排解内心深处的羁绊与愁绪。这里的“轻拢浅抹”形象地描绘了弹奏琵琶的动作,既轻盈又富有技巧,如同解开束缚心灵的绳索,让情感得以释放。

“竟去摇鞭,点草霜鬚渴”则将场景转换至更为广阔的自然之中。主人公似乎离开了室内,走向了野外,用马鞭轻轻触碰草地,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或是对生活中的某种追求。而“霜鬚渴”这一细节,既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的凛冽、城角的号角声、冷雁的低飞,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肃杀之气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强化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更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孤独与无助感。冷雁的“濛濛落”,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主人公心境的隐喻,暗示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对生命、爱情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七十七汉滨老父

汉滨老父,操锄沔上。翠华雷动,不屑瞻仰。

台臣屈问,理辩如响。俯首含羞,匆匆尘鞅。

(0)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五童子嬉

我也曾、皇华将命驰南徼。保守着、贞心雅操。

我也曾、刍言仰进荷恩褒。陈道德,比轩尧。

我也曾、两番南北持文柄,为国拳拳简俊髦。

兢业惭微藐。端的是、一心报主,期不负清朝。

(0)

游庐山开先寺

清晨入谷到斜曛,遍历青霞蹑紫云。

阊阖远从双剑辟,银河真自九天分。

驱驰此日原非暇,梦想当年亦自勤。

断拟罢官来驻此,不教林鹤更移文。

(0)

即事漫述四首·其二

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

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

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

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

(0)

宿净寺四首·其三

百战归来一病身,可看时事更愁人。

道人莫问行藏计,已买桃花洞里春。

(0)

山中懒睡四首·其一

竹里藤床识懒人,脱巾山麓任吾真。

病夫已久逃方外,不受人间礼数嗔。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