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过邯郸道上吕仙祠示曼殊》
《满江红.过邯郸道上吕仙祠示曼殊》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丝竹扬州,曾听汝、临川数种。

明月夜、黄粱一曲,绿醅千瓮。

枕里功名鸡鹿塞,刀头富贵麒麟冢。

只机房、唱罢酒都寒,梁尘动。久已判,缘难共。

经几度,愁相送。幸燕南赵北,金鞭双控。

万事关河人欲老,一生花月情偏重。

算两人、今日到邯郸,宁非梦。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诗人路过邯郸道上吕仙祠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丝竹扬州”开篇即以扬州的音乐之美引出,暗示着历史的繁华与变迁。“曾听汝、临川数种”,则将思绪拉回至古代文人的雅集,暗含对文化传承的追忆。接着,“明月夜、黄粱一曲,绿醅千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美酒与故事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枕里功名鸡鹿塞,刀头富贵麒麟冢”两句,通过“鸡鹿塞”和“麒麟冢”的典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最终归宿的思考。鸡鹿塞是古代边防要塞,象征着战场与功业;麒麟冢则是传说中的神兽墓地,寓意着富贵与永恒。这两句对比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洞察。

“只机房、唱罢酒都寒,梁尘动”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机房代表忙碌的生活,唱罢酒都寒则暗示了欢愉之后的孤独与空虚,梁尘动则象征着时光流逝,万物皆变。这一系列的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意味的场景,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后半部分,“久已判,缘难共。经几度,愁相送”表达了诗人对缘分与离别的无奈与感慨。金鞭双控、燕南赵北的描述,则展现了广阔的空间与时间跨度,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万事关河人欲老,一生花月情偏重,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自然与时间力量的敬畏。

最后,“算两人、今日到邯郸,宁非梦”以邯郸道上的吕仙祠为背景,将整个旅程与人生比作一场梦境,强调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对生命终极归宿的探索。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既有深沉的哲思,又不乏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雁山纪游七首·灵岩寺

千岩崚骨露,随怪各生形。
目力到天尽,心旌倚佛宁。
夜钟传谷杳,石气逼灯青。
崖腹猕猴住,多年性亦灵。

(0)

为槐迳弟赋亦爱

无私天地情,物我岂殊形。
此事关方寸,何人立户庭。
一琴调舜曲,半壁写西铭。
万虑境常适,谁能羡独醒。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龙鼻水

怪极生真想,饥凶祷请勤。
半身鳞甲具,一勺渺瀰分。
应谷声如鬼,飞空石碍云。
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照胆潭

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
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
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
片岩经霹雳,痕凿到于今。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五老峰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0)

苜蓿轩

好是春风长育天,阑干低护晓窗前。
园丁未必知吾事,补阙清声四百年。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