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西风院落深,夜凉是处有蛩音。
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剪剪西风院落深,夜凉是处有蛩音。
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庭院的宁静与生机。首句“剪剪西风院落深”以轻柔的西风起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夜凉是处有蛩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特征,夜凉之际,处处传来蟋蟀的鸣叫声,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活力。
后两句“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为的束缚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秦人”可能象征着被社会规则或传统束缚的人们,他们不懂得欣赏或参与自然界的自由与和谐,而“金笼戏”则比喻人为的约束与限制。相比之下,诗中的“篱根”代表了自然界的生物,它们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吟唱至天明,展现出生命的纯粹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社会中过度束缚与限制的反思。
赠君以湘山桃竹之杖,酌君以昆邱玉液之泉。
泉以益肺腑之清气,杖以扶贞节于暮年。
乃命童子敬设几筵。
抽中山秋兔之豪,舒浣花五色之笺。
涤端溪彘肝之研,磨伊川老松之烟。
遂含情而抒思,写棣萼之新篇。
请君听我歌,歌声咽塞而不传。
玉堂金马在何处,姑山汾水空连绵。
世人所后我所先。此生安得不屯邅。
但能道义追渊骞。何妨坐客寒无毡。
鸟栖深林鱼泳渊。膏以其明还自煎。
文字点勘费丹铅。朝夕胡为粥与饘。
百年飘忽如流川。今日已觉昨日贤。
青州从事殊可怜。径须呼至黄花前。
一酌入口百忧捐。与君曝背同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