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翰墨颇横流,谁以斯文坐镇浮。
后学不虚称吏部,此生曾是识荆州。
相逢未改旧青眼,自笑无成今白头。
闻道少林新得髓,离言语次许参不。
一时翰墨颇横流,谁以斯文坐镇浮。
后学不虚称吏部,此生曾是识荆州。
相逢未改旧青眼,自笑无成今白头。
闻道少林新得髓,离言语次许参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抚州呈韩子苍待制》。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学问与才情的推崇,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一时翰墨颇横流”描绘了当时文人墨客才思横溢的景象,而“谁以斯文坐镇浮”则暗指有人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坛上稳居高位。诗人提及自己“后学不虚称吏部”,意为自己虽身为后辈,但也有过吏部的经历,表明其才华和官场历练。
“此生曾是识荆州”一句,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在荆州有过重要的认识或际遇,这句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自己的见识和经历。接下来,“相逢未改旧青眼”表达了诗人与韩子苍待制的友情依旧,即使岁月流转,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并未改变。
“自笑无成今白头”则是对自己功业未成、年华已逝的自嘲,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省。最后,诗人听说少林寺有新的领悟(“新得髓”),暗示禅宗或其他学问有所突破,而自己虽然未能达到这样的境地,但仍表示愿意在言语之外,以行动或理解去接近这种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敬仰,也有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体现了曾几作为文人的谦逊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莫以怀沙吊屈原,当时谁共叩天阍。
无论未死明臣节,纵是投荒亦主恩。
一疏回天留壮气,千秋伏臈荐忠魂。
西风不返辽阳鹤,暮云愁听岭外猿。
世有勋名饶国恤,官仍清白见贤昆。
江兰欲采无由赋,怅望湘潭不可言。
双星此夕又何如,不管人间羁怨多。
祇为秋期贪速聚,苦催日驭向飞梭。
填乌桥上云初合,回雁峰头月早过。
竟无巧意销愁缕,惟有灰心溢泪河。
卢妇金堂栖海燕,班姬长信抛纨扇。
人间惆怅天不知,天上缠绵人不见。
槎客误从长怅津,君平错解相思瑱。
坐对鸳机娇不语,可怜不是阳台女。
拟将机石付娲皇,补尽人间离缺所。
多离少会离合嘻,已缺难圆缺更悲。
缀玉垂珠非我时,陈瓜列果复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