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魏山民世兄不惜数千里路由宁都至广州改葬先人作此奉谢兼以志感》
《魏山民世兄不惜数千里路由宁都至广州改葬先人作此奉谢兼以志感》全文
明 / 何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葬经年远失师资,天緃先生力起衰。

造化有权归掌握,山川无语付心知。

深交两世忘宾主,屡跋千峰任险夷。

葬日重劳亲负土,可怜老朽但为儿。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绛为魏山民世兄改葬先人之事而作的谢诗,表达了对魏山民世兄千里迢迢改葬先人的敬佩与感激之情。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首联“葬经年远失师资,天緃先生力起衰”描绘了改葬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赞扬了魏山民世兄在失去师长指导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造化有权归掌握,山川无语付心知”运用自然界的造化与山川来比喻人生的命运与内心的感受,暗示了魏山民世兄通过这次改葬,不仅改变了先人的安息之地,也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使他更加理解了生命的真谛。

颈联“深交两世忘宾主,屡跋千峰任险夷”进一步表达了魏山民世兄与先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他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勇气与决心。这里“两世”指的是魏山民世兄与先人跨越生与死的界限,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与尊重,而“屡跋千峰任险夷”则展现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尾联“葬日重劳亲负土,可怜老朽但为儿”则以具体行动表达了魏山民世兄亲自参与改葬的辛劳,以及对先人的深切怀念。同时,这一句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生命有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改葬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人性中的深情与坚韧,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作者介绍

何绛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左襄南督学试竣还都奉命命视河

我闻丹山赤水之洞天,地脉暗与蓬瀛连。

蓬莱一枝乃独往,直到天池鹏化之南边。

倏然乃与罗浮结,七洞四明如隔绝。

宁知共在斗牛间,天上分星总扬越。

四明狂客贺季真,青莲一见号仙人。

知人自有传心法,能使汾阳屈者伸。

唐代功臣独居首,谁知活自书生手。

君今相士特南来,知人肯落前贤后。

天闲新进渥洼多,更命旌旗理九河。

都将吉甫清风颂,和入河渠瓠子歌。

著书七十罗浮老,汗竹为书频削稿。

方候公闲细评论,如何鹢首催前导。

病中相送不成章,口授儿曹写数行。

迟君赐归鉴湖一曲水,来问天台万仞之石梁。

(0)

次答张损持太史二首·其一

蓬蒿三径谢芳荪,轩盖何期枉见存。

忆鲙几时归海上,吹箫曾记到吴门。

斗牛剑合元同气,南北潮生各异痕。

犹有一人知己在,五羊城下旧虞园。

(0)

次韵送吴玉涛

散吏能为汗漫游,苇床书舫日乘流。

溯洄珠海沉香浦,吟望朱明大石楼。

政有弛张唯尚德,文兼华实总成秋。

归来一赋人皆惜,不独吾侪有别愁。

(0)

刘沛叔真赞二首·其一

双江战血染朱轮,五十年前即此身。

剩有箪瓢归陋巷,不劳名姓上麒麟。

(0)

西湖观打鱼同王紫巘若云立安朱开黄作四首·其二

拨棹争先后,平湖望渺然。

安知人在水,只似马行天。

叶泛舟形小,云飞网势圆。

得鱼邀上赏,公子不论钱。

(0)

边柳

绝域谁相赏,阿那自得名。

叶间穿旧箭,原上列新营。

白日风枝折,残春雪眼明。

南朝大司马,空复涕金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