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玉阳城西楼》
《宿玉阳城西楼》全文
明 / 区怀瑞   形式: 古风

降割固无象,搀抢复荆路。

鸺鹠千万声,洒血从三户。

汉广不可泳,投鞭途焉度。

狼烽络绎至,羽檄纵横鹜。

保此人如斗,疮痍未成聚。

壁垒信改观,设险非其故。

重闬虽有托,被野谁能护。

恍忆弦诵音,笳鼓喧朝暮。

檐露警铜鐎,堞月迟余步。

遥夜陟屺思,登楼讵遑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玉阳城西楼景象,充满了动荡不安与悲壮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以及人们在困境中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首句“降割固无象,搀抢复荆路”描绘了战乱的残酷,没有明显的征兆,四处是混乱与抢夺,荆棘丛生的道路象征着艰难与危险。接下来“鸺鹠千万声,洒血从三户”通过鸺鹠(猫头鹰)的哀鸣和鲜血的流淌,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血腥与凄凉。

“汉广不可泳,投鞭途焉度”运用典故,表达了渡过广大的汉水都显得困难重重,比喻战乱使得道路阻隔,难以通行。接着“狼烽络绎至,羽檄纵横鹜”描绘了烽火连天、军令如飞的紧张局势,展现了战争的紧迫与激烈。

“保此人如斗,疮痍未成聚”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即使在战斗中保护一人如同保护斗士一般艰难,而百姓的伤痛还未完全聚集,暗示了战乱的持续与深重。

“壁垒信改观,设险非其故”指出战争改变了原有的秩序与安全,设置防御并非为了长久和平。接着“重闬虽有托,被野谁能护”表达了对战乱中人民无处可依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恍忆弦诵音,笳鼓喧朝暮”描绘了战后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仿佛还能听到往日的读书声与乐器声,但现实却是“檐露警铜鐎,堞月迟余步”,屋檐下的露水提醒着战争的威胁,城墙上的月亮也显得迟缓,暗示着人们在和平与安全之间的焦虑与期待。

“遥夜陟屺思,登楼讵遑赋”表达了诗人深夜登楼时的思绪,思考着远方的亲人与家乡,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情感,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与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社会、自然和人心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

作者介绍

区怀瑞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猜你喜欢

句·其一

人物英雄故沔州,嶓岷千古奉双流。

(0)

哭高氏妹

寒月照幽闺,眉多客里齐。

飘零杜氏妹,隐约伯鸾妻。

乌啄有新哺,凤飞无故栖。

近闻犹子说,忆汝万行啼。

(0)

送舶司李郎中

朝家三尺法,海舶一帆风。

物到琛声上,人行浪屋中。

货因拚命得,廉故秉心公。

行李清如洗,名应达陛枫。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十

三吴恶少飞绿耳,杀人如麻壅流水。

馀风往往到七闽,鱼烂鸟惊父离子。

纷然回顾作流人,我侯正色聊一嗔。

坐使仓黄万老弱,复歌太平养性真。

百弊纷纷俱杜绝,四境无虞安朴拙。

方信哲夫自成城,不须十仞坚削铁。

(0)

游山

花柳年来不忍春,出郊聊复写忧熏。

天因御史欲飞雨,山为文公却霁云。

寸舌不须论理乱,一犁安得遂耕耘。

凭君且尽杯中物,酒恶花香自在闻。

(0)

翠云卧石千岩冷,黄叶呼风万里秋。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