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阑干》
《阑干》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埽花虽恨夜来雨,把酒却怜晴后寒。

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gān
táng / hán

sǎohuāsuīhènláijiǔquèliánqínghòuhán

zhìmànyánchóubìngdāngshíyóupínglángān

注释
埽花:扫去落花。
恨:遗憾。
夜来雨:夜晚的雨水。
把酒:举杯饮酒。
怜:怜惜。
晴后寒:雨后的寒冷。
吴质:古人对月亮的称呼。
谩言:空自说。
愁得病:因愁而生病。
当时:那时。
凭阑干:倚靠栏杆。
翻译
虽然扫去落花让我遗憾夜晚的雨水,但举杯时又怜惜雨后清冷的天气。
吴质(古人对月的代称)空自说因愁而生病,那时他还未曾倚靠着栏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阑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埽花虽恨夜来雨,把酒却怜晴后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夜晚降临的雨水有一种复杂的情感。虽然春夜的细雨可能会损害到刚开放的花朵,给它们带来一些伤害,但同时,这场雨也洗净了尘埃,使得之后的晴朗天气中带有一丝凉意,似乎让人感到了一份清新和怜悯。在这里,“埽花”指的是春天开放的花朵,而“把酒却怜晴后寒”则是诗人在享受着雨后的清冷空气,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凉意,似乎是在用酒来温暖自己,也是一种对生活细腻体验的展现。

“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心和对往事的回忆。其中,“吴质”是诗人朋友的名字,而“谩言”则指的是闲聊或无意中说出的话语。这里,诗人因为朋友的一番话而感到愁绪,甚至因之生病。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情感细腻,对朋友间交流非常在意。而“当时犹不凭阑干”则是说即便是在过去的时光里,诗人也不愿意倚靠栏杆(通常指的是园中或宅邸中的围栏),这可能是一种隐喻,表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逃避心理,他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琅邪三十二咏·其二十一归云洞

石洞何年有,名传事或非。

那知为雨后,却向此中归。

(0)

琅邪三十二咏·其六醉翁亭

醉翁虽已没,遗构在山阿。

不比陶潜石,清时乐自多。

(0)

琅邪三十二咏·其四翠微亭

谢屐低前齿,登临势渐雄。

岚光动衣袂,知在翠微中。

(0)

想庐山三首·其二

访水寻山好已迂,胜游难必果何如。

二林咫尺还淹兴,空读匡庐易览书。

(0)

宿坛石驿六首·其三

归期尚远路程赊,已觉秋林菊渐花。

莫怪临风多北望,琅邪山外寄吾家。

(0)

忆后城览秀亭登望

村落园林有几家,隔墙遥出拒霜花。

自怜马上看秋色,不似城头览物华。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