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荒凉与历史沧桑的气氛。"绝漠大军还",表达了战争结束、大军撤退后的寂静景象,而"平沙独戍闲"则强调了边疆戍守的孤独和无聊。"空留一片石"暗示着历史遗迹的荒凉与孤独,"万古在燕山"则展现了时间长河中的永恒与静谧。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不仅映射出边疆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更寄寓了对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深沉感慨。同时,燕山作为古代北方民族兴衰的见证,其万古不朽也象征着中华文明的长存与坚韧。
诗中的意境开阔而又蕴含深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近问南州客,云亡已数春。
痛心曾受业,追服恨无亲。
孀妇归乡里,书斋属四邻。
不知经乱后,奠祭有何人。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
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
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扶桑茫茫,日暮之光。
匪日之暮,浮云之污。嗟我怀人,犹心如蠹。
浮云浮云,集于咸池。咸池微微,日昃之时。
匪日之昃,浮云之惑。嗟我怀人,忧心如织。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匪日之夕,浮云之积。嗟我怀人,忧心如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