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山头色,能如岘首无。
风流一代尽,雪涕万行俱。
桐邑恩偏远,中郎思欲枯。
故人兼故吏,忍使寸心孤。
乌石山头色,能如岘首无。
风流一代尽,雪涕万行俱。
桐邑恩偏远,中郎思欲枯。
故人兼故吏,忍使寸心孤。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答子与请作子相祠碑》中的片段。诗人以乌石山的景色为引,通过乌石山与岘首山的比较,表达了对先贤风流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乌石山头色,能如岘首无",暗示乌石山的景色虽然优美,但与历史名胜岘首山相比,似乎还少了一份独特的风流韵味。接着,诗人感慨一代英雄已逝,只剩下无数的哀悼之泪,"风流一代尽,雪涕万行俱",描绘出一种深深的悲痛之情。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桐邑百姓的挂念,"桐邑恩偏远",暗指故人对地方的深远影响和未竟的期望。同时,诗人自比为中郎,感叹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枯竭一般深沉,"中郎思欲枯"。最后,诗人以"故人兼故吏,忍使寸心孤"收尾,表达了对故人及其旧部的深深挂念,不愿让他们的心灵感到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寄托了诗人对逝去英雄的敬仰和对故人的深情厚谊。
蜀道如天远,携家难计程。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
戍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
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
海棠别得一风光,恨不生香转曲廊。
春睡太真困未足,胭脂露冷湿红妆。
局促束缩抱羁独,颓然一我恧兮俗。
酒病昏沈无诗医,诗肠枯槁欠酒沃。
閒窗坐与周公交,焚香痛把楚骚读。
世情冷暖故人疏,笑杀和靖鳖头缩。
夜长灯明吊影孤,无情红粉不可呼。
梦中猛省京华事,围红拥翠邀博徒。
银烛高烧海棠暖,醉豪一喝雉成卢。
赢却翠裘六郎恨,丈夫此乐天下无。
君不见刘毅家四壁,百万祇一掷。
袁耽少不羁,破帽怀相随。
逢场作戏政不恶,大抵人生乐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