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罗阳水,千峰是故庐。
但令耕有地,休念出无车。
浊酒三秋后,闲身百战馀。
亲前犹孺子,更读圯桥书。
归去罗阳水,千峰是故庐。
但令耕有地,休念出无车。
浊酒三秋后,闲身百战馀。
亲前犹孺子,更读圯桥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意境。首句“归去罗阳水,千峰是故庐”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回归山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图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接下来,“但令耕有地,休念出无车”两句,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追求物质的富足,而是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浊酒三秋后,闲身百战馀”则进一步描绘了归隐后的悠闲生活,通过“浊酒”和“闲身”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质朴而自在的氛围,暗示了经过岁月洗礼后的平静与从容。最后,“亲前犹孺子,更读圯桥书”两句,既体现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又展现了继续学习、不断自我提升的精神状态,寓意着即使在归隐生活中,也不忘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层面的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价值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行人惜寸景,系马暂留欢。
昨日辞小沛,何时到长安。
乡中饮酒礼,客里行路难。
清洛云鸿度,故关风日寒。
维将道可乐,不念身无官。
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
东归余谢病,西去子加餐。
宋伯非徒尔,明时正可干。
躬耕守贫贱,失计在林端。
宿昔奉颜色,惭无双玉盘。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