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堪藏大隐身,团瓢更插打包人。
山中生活连非苦,门外阗渊几不尘。
大宅泥洹徵定慧,菜羹豆粥称清真。
春明梦醒斋钟寂,多幸从君看虱轮。
幻海堪藏大隐身,团瓢更插打包人。
山中生活连非苦,门外阗渊几不尘。
大宅泥洹徵定慧,菜羹豆粥称清真。
春明梦醒斋钟寂,多幸从君看虱轮。
这首诗名为《秋暮到京假馆樵谷家却赠》,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的王易。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诗人寓居山间简朴生活的感悟和对清静禅意的追求。首句“幻海堪藏大隐身”,暗示了诗人身处繁华世事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超脱。次句“团瓢更插打包人”形象地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简单,以竹篮盛物,生活质朴无华。
第三句“山中生活连非苦”,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认同,并非苦涩,而是自在宁静。接着,“门外阗渊几不尘”进一步强调了门外世界的纷扰与山中的清静对比,尘嚣难侵。
“大宅泥洹徵定慧,菜羹豆粥称清真”两句,通过“大宅”与“泥洹”(佛教语,涅槃)的对比,以及“菜羹豆粥”的日常饮食,展现了诗人对禅定智慧的追求和对朴素生活的赞美。
最后,“春明梦醒斋钟寂,多幸从君看虱轮”描绘了清晨醒来听到斋钟声的宁静时刻,以及对跟随内心指引,如观照生活琐事(如视虱为轮)的庆幸。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积雨满污渎,蛭螾聊自藏。
盲飙振修薄,篦簬依崇冈。
动植各生遂,伊人独何伤。
谪居穷田野,与世殊相忘。
缅怀昔忧患,发短心日长。
所愿免饥渴,孰敢谋膏粱。
户庭罕游迹,琅然诵文章。
欢来意自得,遐想超黄唐。
从此遂閒逸,投老终徜徉。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
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
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所贵生世间,动止为人钦。
有琴莫厌弹,有酒莫厌斟。
穷居见高节,寡和乃希音。
谁能言嗫嚅,强颜随冠簪。
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