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诗二首·其一》
《和陶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桂彦良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

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

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所贵生世间,动止为人钦。

有琴莫厌弹,有酒莫厌斟。

穷居见高节,寡和乃希音。

谁能言嗫嚅,强颜随冠簪。

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艰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深刻,通过对比蛟龙与蜉蝣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借由“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描绘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对贤者与圣人的向往,以及对古今的审视。他强调了在世间生活的价值在于能够受到他人的钦佩,鼓励人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高尚的节操。

“有琴莫厌弹,有酒莫厌斟”这两句,既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是对艺术与享受的肯定。诗人认为,无论是音乐还是美酒,都应该尽情享受,不应有所顾忌。接着,他提到“穷居见高节,寡和乃希音”,这表明即使在贫困中也能展现出高尚的品格,而稀少的共鸣则意味着真正的艺术或思想往往不被大众理解或接受。

最后,“谁能言嗫嚅,强颜随冠簪”表达了对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表达的人的讽刺。诗人以扬雄(字子云)为例,指出真正伟大的言论往往充满挑战性,难以被世人轻易理解和接纳。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道德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桂彦良
朝代:明

(?—1387)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名德,号清节,以字行。元末乡贡进士。曾任包山书院山长、平江路学教授。张士诚、方国珍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应召赴都,授太子正字。为太子及诸王、功臣子弟师。迁晋王左长史。太祖称为“通儒”。洪武十八年告归。有《清节》、《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集。
猜你喜欢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脩孙子直·其四

最后黄香根,纤裳粲黄里。

能以色事人,空博一时喜。

(0)

寿安宣相·其三

上谓无官可报卿,延登左棘倍恩荣。

勋存社稷身俱泰,志在生灵物转轻。

平蜀以前谁磊落,渡江而后独光明。

蚤令不作湘潭梦,料得中原已扫清。

(0)

永嘉鹿鸣宴

人间富贵易浮沈,只有斯文无古今。

义理工夫元坦易,圣贤言语不艰深。

莫随近世诸儒辙,要识开山一祖心。

待得了他科举债,梅花月下听瑶琴。

(0)

壬辰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清问谆谆许尽言,以书为辙道为轩。

鉴观万古知成法,条析群疑见大原。

樱苑近颁天上句,燕杯新带雨边恩。

燃藜夜取云章读,照乘骊珠炳若存。

(0)

寄四二侄

书来言旧隐,湖上足烟光。

树密交青荫,花繁溢暗香。

红尘飞不入,绿水去何长。

回首千山隔,归心欲发狂。

(0)

挽翟伯寿二首·其一

高情爽气薄云天,洒落真如晋七贤。

笔下虫鱼元自得,胸中丘壑更依然。

风流已足追千载,寿考胡为不百年。

人物此时谁得似,祇应馀庆尚流传。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