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问谆谆许尽言,以书为辙道为轩。
鉴观万古知成法,条析群疑见大原。
樱苑近颁天上句,燕杯新带雨边恩。
燃藜夜取云章读,照乘骊珠炳若存。
清问谆谆许尽言,以书为辙道为轩。
鉴观万古知成法,条析群疑见大原。
樱苑近颁天上句,燕杯新带雨边恩。
燃藜夜取云章读,照乘骊珠炳若存。
此诗语言典雅,意境辽阔,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规律的洞察。首句“清问谆谆许尽言,以书为辙道为轩”表达了诗人希望能畅所欲言,并通过阅读古籍来寻找治国安邦之道,展现了其渴望贡献才智的愿望。
接着,“鉴观万古知成法,条析群疑见大原”则显示出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成功经验的领悟,以及在面对众多困惑时能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里的“万古”和“大原”不仅指时间的悠久,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下两句“樱苑近颁天上句,燕杯新带雨边恩”中的“樱苑”应是指皇宫或朝廷,而“燕杯”则可能象征宴席上的欢愉。这里诗人通过对时事的点滴描绘,表达了对君恩的感念和庆祝之情。
最后,“燃藜夜取云章读,照乘骊珠炳若存”则写出了诗人夜以继日地研读经典,并从中汲取智慧,如同拥有珍贵的“骊珠”一般。这里的“燃藜”形象生动,显示了诗人求学问道的执着与热情。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愿景、历史洞察和对君恩的感怀于一体的诗作,它通过精美的辞藻和深邃的意境,展现出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深厚学养。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
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
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纵飞。
树寒烟鹤去,池静水龙归。
暗榻尘飘满,阴檐月到稀。
何年灯焰尽,风动影堂扉。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
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道林曾放雪翎飞,应悔庭除闭羽衣。
料得王恭披鹤氅,倚吟犹待月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