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晴后,鸡冠早放花。
飞鸣欲何向,艳冶自堪誇。
僻地裁红锦,遥天堕彩霞。
金门多绛帻,分与野人家。
秋雨初晴后,鸡冠早放花。
飞鸣欲何向,艳冶自堪誇。
僻地裁红锦,遥天堕彩霞。
金门多绛帻,分与野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初晴后的画面,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开篇两句“秋雨初晴后,鸡冠早放花”写出了秋天的景色,其中“鸡冠花”即指鸡冠椿,其花色鲜艳如同鸡冠,故名。在这里,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飞鸣欲何向"一句,透露出一种迷茫和探寻,似乎在询问这些美丽的声音要飞往何处,这里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紧接着“艳冶自堪誇”则是对这种声音的赞叹,它们既不张扬也不隐瞒,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其美丽。
以下两句“僻地裁红锦,遥天堕彩霞”写出了诗人在远离尘世的地方,用心裁剪着大自然赋予的美景。"红锦"和"彩霞"都是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两句“金门多绛帻,分与野人家”则是描写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金门"通常指代贵族或官宦之家,而这里却说“金门多绛帻”,可能是在暗示这种奢华的生活背后也有其孤独和哀愁。而"分与野人家"则显得既慷慨又超脱,仿佛诗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平衡高下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和超然,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尤其是最后两句,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释放,既有对世俗的逃离,也有对自然的融入,是一幅既孤独又和谐的画面。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
花娘篸绥妥,休睡芙蓉屏。
谁截太平管,列点排空星。
直贯开花风,天上驱云行。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