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逝矣泰山倾,载道弦歌总哭声。
南国甘棠思德政,雷阳枯竹动民情。
忠扶社稷轻荣辱,功满乾坤任死生。
屡疏承恩留白骨,英灵千载佐平成。
哲人逝矣泰山倾,载道弦歌总哭声。
南国甘棠思德政,雷阳枯竹动民情。
忠扶社稷轻荣辱,功满乾坤任死生。
屡疏承恩留白骨,英灵千载佐平成。
此诗颂扬了明代官员朱良知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首句“哲人逝矣泰山倾”以泰山喻朱良知在世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表达对其逝世的沉痛哀悼之情。接着“载道弦歌总哭声”描绘了人们以音乐和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他的怀念与哀思。
“南国甘棠思德政”一句,借用了《诗经》中“甘棠”一词,比喻朱良知的德政如同甘棠树一般,深受南方民众的爱戴与怀念。而“雷阳枯竹动民情”则以雷阳之地的枯竹因情感波动而摇曳,形象地展现了朱良知离去后,民众心中涌动的深切哀伤与怀念之情。
“忠扶社稷轻荣辱”赞扬了朱良知忠诚于国家,即使面对个人荣辱也不改其志。“功满乾坤任死生”则高度评价了他一生的功绩遍布天地间,即便面对生死也无所畏惧。最后,“屡疏承恩留白骨,英灵千载佐平成”表达了朱良知虽已离世,但其英名与功绩将永垂不朽,继续为国家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草阁红梅灿。趁今朝、风轻日朗,春华堪玩。
把酒花前闻笑语,谁写檀心数点。
爱剩粉、零脂满院。
何日经营松菊径,斜从瀛岛游应倦。
与梅约,开尊宴。
故园消息无邮使,奈一年、绮窗孤负,萍飘蓬转。
画一禅心同领略,清梦罗浮未远。
但感时、泪痕空溅。
招隐诗成香雪海,喜孤山处士今重见。
月明下,鹤雏伴。
疏灯一点。又遮遮掩掩,秋满栏槛。
次第看来,如此萧疏,那有一分明艳。
水仙祠下寒泉荐,冷落语、酒旗茅店。
到不如梦醒纱幮,约略梨花云冉。
谁话餐英旧事,美人怨迟暮,初服清感。
止水盈盈,古镜精神,总怨烟消香暗。
画图若写西风照,莫孟浪、秋容增减。
算夜凉、蝶瘦螀寒,只有个萤还闪。
黄板桥头,绿阴深处,正去年、今日回首。
再相逢,杜鹃当是开后。
小园此日春光早,恐零落、护铃相守。
伤心蝶舞蜂狂,一任燕嗔莺咒。天涯远,双红袖。
芳草满江南,萋萋依旧。重帘不卷,有朵碧云斜逗。
只为断肠天气,思量煞、一灯如豆。
生怕这、春病恹恹,被伊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