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阁红梅灿。趁今朝、风轻日朗,春华堪玩。
把酒花前闻笑语,谁写檀心数点。
爱剩粉、零脂满院。
何日经营松菊径,斜从瀛岛游应倦。
与梅约,开尊宴。
故园消息无邮使,奈一年、绮窗孤负,萍飘蓬转。
画一禅心同领略,清梦罗浮未远。
但感时、泪痕空溅。
招隐诗成香雪海,喜孤山处士今重见。
月明下,鹤雏伴。
草阁红梅灿。趁今朝、风轻日朗,春华堪玩。
把酒花前闻笑语,谁写檀心数点。
爱剩粉、零脂满院。
何日经营松菊径,斜从瀛岛游应倦。
与梅约,开尊宴。
故园消息无邮使,奈一年、绮窗孤负,萍飘蓬转。
画一禅心同领略,清梦罗浮未远。
但感时、泪痕空溅。
招隐诗成香雪海,喜孤山处士今重见。
月明下,鹤雏伴。
这首诗名为《貂裘换酒(其二)》,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李炳灵。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赏梅的场景,草阁中的红梅盛开,阳光明媚,风轻日朗,正是赏花的好时光。诗人与友人举杯对酌,笑语盈耳,梅花的芬芳和淡雅之美令人陶醉。他们相约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同经营松菊小径,享受瀛岛之游,但又担心这样的欢聚终会让人感到疲倦。
诗人感慨故园遥远,音信难通,一年之中只能独自面对绮窗,生活漂泊不定。他与梅花共有一颗禅心,期待在梦中能与罗浮仙境有所亲近。然而,现实中的忧伤和孤独让他只能对着梅花流泪,写下感怀之作,仿佛置身于一片香雪海中。诗人欣喜地发现,孤山处士(暗指隐逸之人)的形象再次显现,犹如月明下的仙鹤伴侣,给他带来一丝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郁郁我所思,所思在瀛洲。
黄金以为阙,白玉以为楼。
枯桑漂白日,弱水不容舟。
亭亭三珠树,别来已千秋。
仙人招我来,采药游丹丘。
饷我千岁桃,赠我五云裘。
长鲸鼓巨浪,欲往无安流。
因风寄寥廓,东望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