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灯一点。又遮遮掩掩,秋满栏槛。
次第看来,如此萧疏,那有一分明艳。
水仙祠下寒泉荐,冷落语、酒旗茅店。
到不如梦醒纱幮,约略梨花云冉。
谁话餐英旧事,美人怨迟暮,初服清感。
止水盈盈,古镜精神,总怨烟消香暗。
画图若写西风照,莫孟浪、秋容增减。
算夜凉、蝶瘦螀寒,只有个萤还闪。
疏灯一点。又遮遮掩掩,秋满栏槛。
次第看来,如此萧疏,那有一分明艳。
水仙祠下寒泉荐,冷落语、酒旗茅店。
到不如梦醒纱幮,约略梨花云冉。
谁话餐英旧事,美人怨迟暮,初服清感。
止水盈盈,古镜精神,总怨烟消香暗。
画图若写西风照,莫孟浪、秋容增减。
算夜凉、蝶瘦螀寒,只有个萤还闪。
这首诗名为《疏影·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衍所作。诗人以疏淡的灯光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的画面。"疏灯一点"象征着孤寂,"秋满栏槛"则渲染出浓厚的秋意。接下来,诗人感叹眼前的景象过于萧瑟,缺乏明艳色彩,与水仙祠下的冷泉和酒旗茅店形成对比,更显凄清。
诗人进一步借梦中的梨花云冉,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美人对青春逝去的哀怨。"初服清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而"止水盈盈,古镜精神"则寓言了岁月如镜,时光流转。他担忧秋风中的画图会因季节变迁而失去原有的韵味,提醒自己不要随意改变。
最后,诗人以"夜凉、蝶瘦螀寒,只有个萤还闪"作结,描绘出秋夜的冷清,只剩下微弱的萤火虫在闪烁,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正闲情搦管,试手簪花,刻月摹风。
一色桃花腻,缀真珠小字,香墨痕浓。
怎生称伊心里,颠倒怕题封。
把艳锦重书,平生托汝,暗语潜通。
匆匆,梦中事,待写上蛮笺,强半朦胧。
片叶飘流去,觅良媒知在,沟水西东。
记取一联心事,私约玉楼踪。
傥再入君怀,相怜读曲休洗红。
城东路,惟有几缕残杨,夕阳天暮。
荒凉三两人家,路旁借问,前朝故处。
暗凝伫,闻说昔年冈阜,杂花生树。
平明辇道无尘,漏声点点,琼津报曙。
题遍椒崖丁障,翠华临幸,炉烟春驻。
愁入绛霄,楼前声动鼙鼓。黄沙北徙,胡骑翻歌舞。
浑谁问,宫中环佩,飘零无数。寂寞寒鸦语。
乱芜没了,荒砖断础。
呜咽河流去,凭吊意茫茫,兴亡今古。
旧时夜月,曲终凄苦。
东风旧识。又枝枝叶叶,渲染芳陌。
花路条条,都绣残春,随意草痕疏密。
屏山烟雨浑如梦,剩几片、落红狼藉。
怪唤人、阑畔笼鹦,撩乱午阴难觅。
多事三眠细柳,为谁一寸寸,眉黛凝碧。
依约鬟云,便卷重帘,也误绿笺消息。
寻常衣袂夸年少,略记忆、者般颜色。
问别来、南浦波流,魂是几时消得。
戍楼笳奏,共萧萧叶响,枕旁惊客。
月坠霜高蛩窗上,堆着乱愁千叠。
来准阴晴,先催行李,那问何年月。
输他篱角,傍花浓睡寒蝶。
昨夜凉掩鸳帏,数琼签未遍,啼红初歇。
促唤征衫,向西风,不许多情不别。
雁续残更,鸥圆剩梦,缆解莼湖白。
荒鸡休唤,鬓边此际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