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六首·其十二》
《偈十六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释行瑛   形式: 偈颂

上不见天,下不见地。把定咽喉,何处出气。

江南江北,绝毫绝釐。东土西天,成团成块。

释迦弥勒,尚自瞒盱。临济德山,如何拟议。

衲僧家,没巴鼻,却唤六双为十二。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行瑛所作的偈语,具有禅宗特色的机锋和顿悟之境。诗人以奇特的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的体验,表达对生命存在和宇宙观的深刻洞察。

"上不见天,下不见地",象征着超越世俗的界限,达到无边无际的境地;"把定咽喉,何处出气",暗示了生死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生命的源头和归宿。"江南江北,绝毫绝釐",形容极其细微的差别,可能暗指修行者的心灵状态,要求极其精确和敏锐。

"东土西天,成团成块",将天地宇宙比作可触摸的实体,揭示了佛法中的空间观念;"释迦弥勒,尚自瞒盱",提到佛教两位重要人物,暗示即使是佛陀也难以完全明了真理,强调了智慧的追求永无止境。

"临济德山,如何拟议",引用禅宗两位大师,表明禅宗不依赖言语文字,而是通过直指人心的教示来启发领悟;"衲僧家,没巴鼻,却唤六双为十二",以日常生活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禅宗的超越逻辑,打破常规,揭示禅修中的无我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当下觉知的特点,引导读者在禅修中寻求超越世俗认知的真理。

作者介绍

释行瑛
朝代:宋

释行瑛,法号广鉴,俗姓毛,桂州(今广西桂林)人。住庐山开先寺。为南岳下十三世,东林照觉总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三楞伽院李氏山房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

俛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

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

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

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0)

秘阁张丈简寂之篇韵高难继别赋五字以谢来贶

劳农会稽宅,息驾丹元乡。

丹元不可见,翠壁空云房。

是时中春月,暄风发新阳。

白水注幽壑,绿树敷崇冈。

俯听足怡悦,仰观共徜徉。

班坐得瑶草,倾壶出琼浆。

长吟游仙诗,乱以招隐章。

忽忽林景西,踌躇申慨慷。

坐上江海客,兀傲须眉苍。

逸气迈霄汉,英词吐琳琅。

思与泉石胜,韵随笙鹤翔。

追游不敢及,咏叹可能忘。

(0)

舟次龟湖作

万岭回环似玉城,铜旗铁帽更峥嵘。

山连邻境云斜出,石压江门浪怒争。

夹岸梅花香断续,参天竹树绿纵横。

老怀到此尘心淡,欲借桃源辟地耕。

(0)

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

意行欲遍江村路,恰到诗人断魂处。

梅花未肯笑春风,蔓草何须怨零露。

归来四壁无馀声,俯槛祇有寒塘青。

美人邂逅一笑粲,倒影的皪疏枝横。

寸心久矣遗纷杂,不但老禅斋夏腊。

此时悢悢欲何言,本根落落几难合。

走遍诸君诗卷中,西湖东阁病还同。

划然长笑惊梦破,碧云散尽山丛丛。

(0)

次韵择之梧竹二首并呈季通·其二

永日长梧下,清阴小院幽。

自怜风袅袅,客赋雨浏浏。

作别今千里,相思欲九秋。

更怜同社友,复此误淹留。

(0)

归报德再用前韵

几枝藤竹醉相携,何处千峰顶上归。

正好临风眺平野,却须入谷避斜晖。

酒边泉溜寒侵骨,坐上岚光翠染衣。

踏月过桥惊易晚,林坰回首更依微。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