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郊如染遍桑麻,烟火茆茨几万家。
夜户不惊眠犬静,山鸡时啄野桃花。
青郊如染遍桑麻,烟火茆茨几万家。
夜户不惊眠犬静,山鸡时啄野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首句“青郊如染遍桑麻”以“如染”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青色郊野上桑麻茂盛的景象,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染上了绿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烟火茆茨几万家”一句,通过“烟火”和“茆茨”(茅草屋)的描写,展现了乡村人家的分布情况,暗示了这里是一个人口众多、生活富足的地方。
“夜户不惊眠犬静”这一句,通过“夜户不惊”和“眠犬静”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夜深人静之时,家家户户门户紧闭,连狗儿都安静地睡着,没有一丝扰动,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安宁,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
最后一句“山鸡时啄野桃花”以“山鸡”啄食“野桃花”的场景,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自然之美。山鸡在田野间自由自在地觅食,桃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两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时期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王侯德政下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赞美之情。
家同须饱暖,装束唯粗疏。
俗人作怜爱,处置失形模。
衣裤白如鹤,头巾黑如乌。
夹袍实誇锦,衫改高机芦。
未羡霍去病,谁论冯子都。
此是丈夫妾,何关曹主奴。
他道恒饱食,我瘦我欲死。
唯须学一种,勿复青当史。
行年五十馀,始学无道理。
回头义经营,穷因只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