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
纵有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咨闻。
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
纵有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咨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十二时行孝文》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七篇。诗中强调了在特定时刻(晡时申,即下午三至五点)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诗中提到,在这个时间段内,子女应当保持堂前的清洁,避免制造尘埃,即使有些许不如意的事情,也应以和善的态度询问父母意见,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长辈的尊重与孝敬之道。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于孝道的重视,以及他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顺之心的愿望。这种对长辈的恭敬与聆听,不仅体现了个人品德的修养,也是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