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诉衷情令·其三宝月山作》
《诉衷情令·其三宝月山作》全文
宋 / 仲殊   形式: 词  词牌: 诉衷情令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0)
注释
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
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
杨花:即柳絮。
帘帏:即帘帐。
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
篆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翻译
清波门外和风吹拂,掀动着人的衣带,杨花纷飞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
寺院清幽,帘帐低垂,刚乘着夜色把家回。钟声已经响过,篆香刚刚点起,月光正照在院门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殊的作品,名为《诉衷情令·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这两句描写了春日清澈的湖水边,轻薄的衣服也遮不住细腻的柳絮与飘落的杨花,它们仿佛在给诗人送别一般,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春意和离别的情愫。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西湖春末的景致,春天即将过去,但湖边的花开得正盛,鸟鸣声此起彼伏,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安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归来之时,是在傍晚,轻拢的窗帘似乎也在诉说着一天的平和与孤寂。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这最后两句则捕捉到了夜幕降临的一瞬间,钟声停止,熏香刚刚点燃,而月光已经洒满了门前,这是一种静谧与寂寞的交织,彰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凄清与孤独。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春日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仲殊
朝代:宋   字:师利   籍贯:安州(今湖北安陆)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猜你喜欢

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其二

郊晴宜晚眺,令节喜招寻。

人以登高老,秋从过雁深。

渺然烟外水,况值醉时心。

此际怀应远,狂歌到竹阴。

(0)

百门泉上听雨作歌

我家住在卫泉尾,乘兴来访卫水源。

辉县城北六七里,十亩一沼如瓶盆。

其土肥厚水清泚,中有百窦穿石根。

大珠小珠盘涡走,黏天拔地流奔浑。

直向东北入海去,远从碣石通析津。

撰杖到此夏五月,祖龙不动炎云屯。

振衣千仞清晖阁,纳凉河朔倾洼樽。

苍松古槐立斜岸,秃柳丛竹排当门。

须臾天漏大雨注,空濛澒洞山无痕。

四面风来葛衣冷,檐前蝙蝠飞黄昏。

鹿角关连读书宅,此水亦到山?村。

今日徙倚山水窟,新诗美酒安足论。

更下太行问济渎,还探黄河穷昆仑。

(0)

灞上轻薄行

风急长安道,日暮长安行。

纷纷灞浐尘,向人衣上生。

促轮乱马蹄,鞭影控悬旌。

岂无素相识,有盖莫我倾。

相逢游侠儿,足捷身致荣。

去去不相顾,谁怜羁旅情。

(0)

汉口别舍弟

汝从燕马去,我向楚州来。

归梦随江水,离愁入酒杯。

暂分鸿雁序,先到凤凰台。

有约迟冬杪,斋头看腊梅。

(0)

同王无烦游石氏祇园·其二

金谷分明在,相看作化城。

青山如假寐,飞鸟自呼晴。

花灿阳春笑,松流大壑声。

幽情谁复憾,况共虎溪行。

(0)

晤张海旭

尚记南奔日,艰危借一舟。

孤帆淮浦月,百战岛门秋。

身世还青眼,山河竟白头。

草堂尊酒在,万里慰离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