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
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
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
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
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
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
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
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
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
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
这首清代诗人了亮的《刈麦行》描绘了一幅农耕生活的画面。诗中以“来牟异地谷”起笔,表达了对远方土地上种植作物的艰辛,选择在秋季播种,历经寒冬和春暖,期待在仲夏收获。诗人担忧如果雨雪不足,田地可能荒芜,农民将面临悲惨的收成。然而,今年的丰收让诗人欣慰,足以缓解岩饥(可能是指严重的饥荒),体现出农民对勤劳节俭的重视。最后两句“田家贵勤俭,天公不我欺”,强调了农人的辛勤付出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天意的敬畏和对勤劳美德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实况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孤儿来,乞食一何惨悽。
问汝父兄何之,长跪答言:父为酒泉太守,匈奴来遮,贰师入酒泉,血肉付枭与鸱。
有一老胡絷我母,马蹄倏忽不见,隐隐闻啼。
兄行贾海南,十载不得归。
人云鲸波山立而血人,安能远相期。
孤儿中气咽,不复更致辞。
我有匕首赠女,令从材官雪女仇。
迫暮无食,穷冬乏衣。形容皲瘃尽,手足自相樛。
黄泉渐迩,白日易晞。父仇虽重,焉能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