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最好是三月;万里谁能访十洲。
-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黄奭的《集句联》,巧妙地将不同诗句融合,形成新的意境。上联“四时最好是三月”引用了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了春天三月的美好与生机。下联“万里谁能访十洲”则化用了唐代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描绘了一种追寻远方、探索未知世界的浪漫情怀。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既赞美了春日的美好,又寄托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华乐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
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
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
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
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
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
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
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
江南暮春寄家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登商山最高顶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
相思懒相访,应是各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