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金山三首·其一》。王安石以其改革思想和文学成就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北楫南樯泊四垂”描绘了金山湖面广阔,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这里,“北楫”、“南樯”指的是船只停靠的地方,而“泊四垂”则形容湖水包围着山峦的景致。
第二句“共怜金碧烂参差”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共怜”意指共同欣赏,“金碧”形容水色如同金碧相间,而“烂参差”则描绘出光线在波光粼粼中闪耀的变化。
第三句“我本孤根生岩谷,万丈沧波渺茫茫”展示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山之巅,对着奔腾咆哮的江水发出的感慨。“孤根”比喻自己独立不群,“万丈沧波”形容长江水势浩瀚、深不可测。
最后一句“除却蛟龙世不知”寓意深远。在中国文化中,蛟龙往往象征着力量和神秘,而这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超脱世俗纷争,只愿沉浸在这片自然之美中,不为世人所知。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也透露了他对于超然物外、寂寞世事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