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三首·其一》
《金山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0)
翻译
北方的船桨南方的桅杆停靠在四周,共同欣赏着金碧辉煌的景象错落有致。
那株孤独的根深深扎根在万丈深的沧海之下,除了蛟龙,世间无人知晓。
注释
楫:船桨。
樯:桅杆。
泊:停靠。
金碧烂:金光灿烂。
参差:错落有致。
孤根:孤独的根。
沧波:沧海的波涛。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水怪。
世不知:世人不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金山三首·其一》。王安石以其改革思想和文学成就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北楫南樯泊四垂”描绘了金山湖面广阔,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这里,“北楫”、“南樯”指的是船只停靠的地方,而“泊四垂”则形容湖水包围着山峦的景致。

第二句“共怜金碧烂参差”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共怜”意指共同欣赏,“金碧”形容水色如同金碧相间,而“烂参差”则描绘出光线在波光粼粼中闪耀的变化。

第三句“我本孤根生岩谷,万丈沧波渺茫茫”展示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山之巅,对着奔腾咆哮的江水发出的感慨。“孤根”比喻自己独立不群,“万丈沧波”形容长江水势浩瀚、深不可测。

最后一句“除却蛟龙世不知”寓意深远。在中国文化中,蛟龙往往象征着力量和神秘,而这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超脱世俗纷争,只愿沉浸在这片自然之美中,不为世人所知。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也透露了他对于超然物外、寂寞世事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山居·其二

却笑年前未挂冠,欲排阊阖献琅玕。

于今筮得天山遁,且学诗人咏考槃。

(0)

辛卯春日即事·其一

烽火连宵照海东,杜鹃啼断夕阳红。

已悲穗石生荆棘,休向舂陵望郁葱。

运去中流徒击楫,愁来孤馆漫书空。

只今凝碧池头宴,谁是当年戆乐工。

(0)

参张芷园读史六首·其二

绝域归来鬓已斑,宁知生入玉门关。

至尊若问筹边策,图得山川要害还。

(0)

十二月十九日同薛忠达蔡介士循东皋看桃花至陆丞相墓下

崖岛忠魂化海涛,潮州荒墓峙东皋。

沧瀛落日龙鼍吼,原野秋风禾黍高。

运世半归孔壬坏,古今独见圣贤劳。

于公不敢称来者,道左无言有笑桃。

(0)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其一

暮魂烟步漾银沙,㻬印印山山色霞。

孝夏忠春谀地肺,友风子雨葬黄笳。

焚多药树成尸沥,筮得龙荒付鬼车。

玉女投壶天一笑,美人倒影盼流霞。

(0)

人日同懋章步入仁寿庵

春柔草木善,吾意眷松寒。

值此芳菲日,空歌道路难。

悠哉黄面士,烟雪历川峦。

寄食青龙宅,乐天得所安。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