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曾栽处士家,率将隐逸视名花。
应知上相怜同调,晚节秋容几度夸。
只为曾栽处士家,率将隐逸视名花。
应知上相怜同调,晚节秋容几度夸。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与象征意义。首先,“只为曾栽处士家,率将隐逸视名花。”这两句诗通过“处士”和“隐逸”的概念,强调了菊花与隐居者或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暗示了菊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象征。
接着,“应知上相怜同调,晚节秋容几度夸。”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上相”(可能指的是地位高的人)对菊花的喜爱,表达了菊花不仅在秋季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而且这种美丽与高洁的品质,能够引起那些同样追求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之人的共鸣。这里的“晚节”不仅指季节上的晚秋,也暗含了人生晚年的寓意,强调了菊花在生命后期依然保持其高贵与美丽的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精神,展现了菊花在不同情境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洒遍思乡泪。
正画楼斜孤倚,古渡云迷,曾寥天无雁,尺书难寄。
半幅鸾笺字,写不尽、别离情绪。
怅夜阑、悄影红灯,煮得梦魂如水。两地知音能几。
定怜萍踪飘泊情味。
庭院凄清,伴微吟几有,数声络纬,啼彻秋心碎。
羡绮阁、芙蓉香里,际此绣罢鸳鸯,藻怀又起。
旧痕重认弓弯细,心心早随相印。
绮陌归来,闲阶过处,踏碎花茵红衬。留将一寸。
共软意柔情,莫教销尽。
悄步追踪,怪他偏引少年俊。
余香低嗅宛在,怅姗姗去也,还想风韵。
响屧廊边,寻芳径畔,浅浅深深泥润。莓苔贴稳。
似落瓣秋莲,茁芽春笋。底样偷量,更猜应瘦损。
春晖知在閒庭宇。回头渐迷平楚。
枚宅巢㹳,韩台絮蟀,都是旧曾游处。斑衣漫舞。
甚淮水东边,白云终古。
独自看天,断笺忍续采兰句。彭城又成閒阻。
变阴晴众壑,才散还聚。
出岫无心,归村易失,莫忘垂纶前渡。乡愁正苦。
指秋树萧萧,叶声如雨。问讯沤家,有南来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