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拟兰台赋两都。论成宾主在纷如。
谁效北师称靖难。首善。重呼三辅拥黄图。
乍觉穷阎春色到。喧噪。道旁大树早张舒。
纵是蒋山青似旧。都复。咸阳犹有未坑儒。
欲拟兰台赋两都。论成宾主在纷如。
谁效北师称靖难。首善。重呼三辅拥黄图。
乍觉穷阎春色到。喧噪。道旁大树早张舒。
纵是蒋山青似旧。都复。咸阳犹有未坑儒。
这首诗以"兰台赋两都"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首句"欲拟兰台赋两都"暗示了诗人试图借鉴古代名篇,探讨国家的兴衰与都城变迁。"论成宾主在纷如"描绘出讨论时的热烈氛围,如同宾客主人各抒己见。
接下来,诗人借"谁效北师称靖难"暗指历史上的军事冲突,强调了维护都城稳定的重要性,"首善"则点明了首都的核心地位。"重呼三辅拥黄图"进一步强调了对皇权和国家象征的尊崇。
"乍觉穷阎春色到"通过春天的到来,寓意生机与希望,"喧噪"则反映出社会活力,大树的生长象征着城市的发展。然而,诗人并未忘却历史教训,"纵是蒋山青似旧"提及南京的蒋山,即使山色依旧,但不忘秦始皇坑儒的历史悲剧。
最后两句"咸阳犹有未坑儒"以秦朝咸阳的历史事件警示后人,提醒人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类似的暴政。整首诗以历史与现实交织,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