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蝉和韵》
《秋蝉和韵》全文
清 / 刘天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趋炎俗念久消磨,冷露凉风未厌多。

仙蜕自怜辞粪溷,清音谁使续那何。

壁间促织宜裁答,翳下螳螂莫诱和。

非为求安争美荫,孤怀本喜最高柯。

(0)
鉴赏

这首诗《秋蝉和韵》由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通过描绘秋蝉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联“趋炎俗念久消磨,冷露凉风未厌多”,开篇即以秋蝉的生存环境为背景,暗示诗人内心对世俗欲望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秋蝉在冷露凉风中悠然自得,不厌其烦地享受着这份清凉与宁静,象征着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

颔联“仙蜕自怜辞粪溷,清音谁使续那何”,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秋蝉仿佛是仙界的遗蜕,它在污秽之地(粪溷)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用清脆的鸣声回应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里,诗人借秋蝉之口,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凡尘,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颈联“壁间促织宜裁答,翳下螳螂莫诱和”,通过对比壁间促织与翳下螳螂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秋蝉的独立与超脱。壁间的促织或许能与秋蝉对话,而翳下的螳螂则试图诱惑秋蝉参与其中,但秋蝉选择了坚守自我,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保持了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尾联“非为求安争美荫,孤怀本喜最高柯”,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他并非为了寻求安逸与舒适,而是出于内心的喜好与追求,向往着高处的枝柯,象征着诗人对精神自由与高尚境界的不懈追求。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秋蝉和韵》通过对秋蝉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对世俗欲望的超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品格的高洁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天谊
朝代:清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猜你喜欢

赠吴少君

一瓢将一杖,随地掩柴扉。

课仆磨长剑,教儿制短衣。

诗留闲寺遍,梦入故乡稀。

邂逅还成别,天寒何处归。

(0)

蕉雪斋庭下送邹舜五

几点萧疏雨,新阴闭户生。

美人来冉冉,相斗绿盈盈。

似雪山斋冷,无风水簟清。

离魂凄入夜,叶叶起秋声。

(0)

吴越宫词二首·其二

千门斜月四窗星,山近帘衣分外青。

侍女夜间眠不稳,御床圆枕缀金铃。

(0)

陈山甫遨集杨姬华林馆同赋四首·其三

烟花四部旧曾题,迭变新声拍按齐。

听到关情情忽忽,绛纱休妒翠眉低。

(0)

孝若留饮短歌

莼洲之上何所为,向君索酒酒勿迟。

今夜不醉今何时,虚檐烛短风雨苦。

君属我歌君可舞,座中无言心各许。

主人胡不进乐方,语及丧乱哀国殇,使我罢酒色不扬,更欲片言追大雅,数十年来谁作者,朱丝无声双泪下。

君不见吴生轻作万里人,五年三踏长安尘,明朝告别无可陈。

我道今人贤,将恐君掩耳。

我道古人贤,不知古人死。

但愿君家有酒吾且止,眼中依依二三子。

(0)

至日

曝背便暄暖,灰心任岁时。

衰年聊对酒,至日一题诗。

洗药冰初薄,探梅雪半垂。

转应贫与病,不厌老相随。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