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皮杂诗·其八》
《南皮杂诗·其八》全文
清 / 刘天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近代文章价,低昂视甲科。

遂惊弹丸邑,足配大风歌。

白首穷经少,青云聚彦多。

法门传秘诀,衣钵竟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南皮杂诗(其八)》由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通过对比近代文章的价值与古代科举制度的高低,表达了对地方治理与人才聚集的深刻思考。

首联“近代文章价,低昂视甲科”,将近代的文章价值与古代科举中的甲科相比较,暗示了时代变迁中评价标准的变化。甲科在古代科举中代表了极高的荣誉和地位,而近代文章的价值则可能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所波动,显示出对传统与现代评价体系的反思。

颔联“遂惊弹丸邑,足配大风歌”,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小地方(弹丸邑)的治理效果,竟然能够与古代英雄豪杰的壮举相媲美,表达了对地方治理成就的高度赞扬。这里的“大风歌”原指刘邦的《大风歌》,象征着豪迈的气魄和卓越的功绩,诗人借此强调了即使在看似平凡的地方也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颈联“白首穷经少,青云聚彦多”,反映了社会中学者与官员的比例关系。白首穷经指的是年长的学者,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获得较高的官位;而青云聚彦则形容年轻有为的人才纷纷步入仕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一对比揭示了社会流动性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段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差异。

尾联“法门传秘诀,衣钵竟如何”,探讨了传承与继承的问题。法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某种知识、技能或道德准则的传授方式,秘诀则是指其中的关键点或独特之处。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即这些宝贵的知识或传统是否能被妥善地传递下去,以及最终会以何种形式存在。这不仅关乎个人技艺或学识的传承,也触及了文化、道德等更深层次的传承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近代与古代、地方与国家、老一辈与新一代、知识传承与个人命运等多个层面的对比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人才发展、文化传承等议题的深入洞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刘天谊
朝代:清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猜你喜欢

和禽言四首·其四归去乐

归去乐蜀道,崔嵬天一角。

青泥百折费,跻攀滟滪翻。

空波浪恶呜,呼朝避长蛇。

夕猛虎干戈,满眼归何所。

(0)

灯花分韵

寸烬能偷造化权,花开花落自黄昏。

岂凭根本栽培力,暂借膏油养育恩。

隔幔乍疑笼日幄,展屏聊当避风幡。

彫零满案无人问,付与青娥淬鬓痕。

(0)

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

试问高吟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

莫言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

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

(0)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四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0)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复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复,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其二

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

扶病江边送客,杖挐浦口回头。

(0)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复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复,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其一

亦知壶子不死,敢问老聃所游。

瑟瑟寒松露骨,眈眈病虎垂头。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