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四》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0)
翻译
先生在土塯前用餐,身边没有可供刘叉分享的东西。
如何能让喝醉的客人开心,只能偶尔闻闻阶下的花香。
井水清凉,分给西边的邻居,竹林阴凉借给了东边的邻家。
一位孤寂的行脚僧,独自一人寄托在这广阔的天地间。
注释
先生:指诗人自己或者尊称的某位先生。
塯:古代的一种炊具,类似现在的锅。
刘叉: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娱:使快乐,娱乐。
醉客:喝醉的人。
砌下:台阶下,指庭院中。
井水:清澈的饮用水。
西邻:西边的邻居。
竹阴:竹林的阴凉处。
东家:东边的邻居。
萧然:形容孤独、清冷的样子。
行脚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一身:独自一人。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这里指广阔的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四)》。从内容上看,诗人描述了一种超脱物欲、淡泊明志的情怀。

"先生饭土塊,无物与刘叉。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子由,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朋友。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简单而淡雅的生活图景——品尝着土造的粗茶,与友人共享清贫,却无需奢侈的物质来陪伴,只有偶尔地赏心悦目的花香来娱悦酒醉之客。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诗中的“井水”和“竹阴”都是描绘自然环境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井水分西邻”表明井水成为邻里间共同的资源,而“竹阴借东家”则是指竹林为东屋提供凉荫,显示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位行脚僧人的形象,“萧然”形容其轻松自在的样子,而“一身寄天涯”则意味着僧人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广阔无垠的世界,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自然景物和简单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自守、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一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0)

木兰花慢

此声何所似,似琴语、更琅然。

问太古遗音,承平旧曲,谁为君传。

知音素蛾好在,只向人怀抱照人圆。

一笑青云公子,不应犹有尘缘。松间玄鹤舞翩翩。

山鬼下苍烟。正闭户焚香,流商泛角,非指非弦。

华堂静无俗客,算风流、未减竹林贤。

何日西窗酒醒,听君细泻幽泉。

(0)

山村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松边一石平如榻,坐听风蝉送夕阳。

(0)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0)

山中听子规

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0)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