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
峰头楼閤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
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
峰头楼閤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
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登高临远、胸怀壮志的情感。开篇“八月灵槎溯海门”即设定了一个广阔的视角,灵槃(一说为山名,一说为指南车)对应着时间与空间的交织,让人联想到了古代行军布阵的壮观场面。紧接着“翠云台上醉芳樽”则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翠云环绕之下的台上,诗人或许在此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酒与清风。
“峰头楼閤相高下”一句,通过对山峰与楼阁位置变化的刻画,展现了山势的跌宕起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层次感。紧接着,“水底鱼龙自吐吞”则是对水中生灵活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也暗示着诗人观察事物的细致入微。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这两句,更是诗中的高光时刻。诗人以宏大的视野眺望历史长河,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文明的辉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深沉的情感。
最后,“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圣恩的怀念与颂扬。这里的“宦游”指的是官场生涯,而“苍苔”则象征着尘世的污浊,诗人表达了想要超脱世俗纷争,用心去颂扬那高远而崇敬的圣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我有五亩宅,迢迢东海隅。
有屋盈百椽,有芋亦数区。
曲栏接芳榭,脩竹俯清渠。
过门无俗宾,接席皆文儒。
别来岁星周,惆怅恒郁纡。
岂惟负风月,猿鹤皆怨吁。
白云何英英,招邀与之俱。
誓将返吾辕,归读先人书。
达人委元化,出处无定拘。
命运既已然,徘徊将何如。
边隅近杀气,昴星烛天明。
长矢射汉月,牧马川原腥。
挥霍风雨急,劫掠鸡犬惊。
黑云压孤垒,哭声殒三军。
羽书日夜驰,震动咸阳京。
天子按剑怒,含悽悯苍生。
徵调选材勇,授钺思豪英。
制敌在素豫,得人壮长城。
安得百颇牧,坐使边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