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旧时情,年来怨不平。
床头违夙契,墙角缔新盟。
苦窳非前见,凄凉减夜明。
犹思畴昔遇,相对坐深更。
贫贱旧时情,年来怨不平。
床头违夙契,墙角缔新盟。
苦窳非前见,凄凉减夜明。
犹思畴昔遇,相对坐深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日友情的怀念与对现实境况的感慨。首句“贫贱旧时情”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便是在贫穷和卑微的境遇中也未曾改变。接下来的“年来怨不平”,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对于某些不公平之事产生了怨言,暗示了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中的某些不和谐因素。
“床头违夙契,墙角缔新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床头代表过去,象征着原有的约定或承诺未能实现(“违”),而墙角则预示着新的结盟或关系的建立。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诗人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变迁,或是对新旧关系的不同态度。
“苦窳非前见,凄凉减夜明”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转折。这里的“苦窳”意为困苦、艰难,“非前见”意味着这种困境并非预期中的结果,而“凄凉减夜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失落,夜晚的光线减弱,仿佛是诗人情绪低落的象征。
最后,“犹思畴昔遇,相对坐深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深夜独自回忆时的孤独感。这两句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深情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
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
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王门沉沉风铎语,妙舞停弯歌罢句。
夜半祥光挟电生,知从所赐春龙处。
明朝黄麻出汉宫,草麻因赠玉堂翁。
见者传观互矜诧,我为指点开鸿濛。
九州未画一丰草,龙豢于官犹在岛。
后来盛理称太平,麟凤不厌郊原小。
我愿万物常安舒,泽焦润槁旱已拘。
百灵有职不相袭,昆崙日月自出入。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
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
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
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
群飞不敢下栖止,常有清风凛凛然。
丹穴飞来两雏凤,凤来此竹为之重。
牙签玉轴带芸香,家藏万卷为渠用。
人间豚犬不足多,我来为作徐卿二子歌。
手传竹隐文章印,看取他日官职高嵯峨。
良木秀山泽,中林犹百年。
斲削应约绳,必资诸巧匠。
陶者输瓦甓,圬人施涂泥。
丝网及宝铃,丹漆塈塑绩。
罢精磨岁月,始克观厥成。
金钱与糗粮,所费如山积。
虽名有漏法,实为无量德。
庶俾凡睹闻,因缘得入道。
我昔礼大士,广厦馀千间。
何人持烈烟,一燎不存芥。
呜呼有施者,又有戕毁人。
良繇弗思维,纵我无明故。
今合檀施力,作新美踰初。
丁此时艰危,为众作依怙。
咨尔方来者,毋意隳前功。
增饬爱护之,当如捍头目。
使百千万亿,游戏依双林。
于龙华会中,永瞻微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