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河源幼子种莲于盆池一干开双叶戏作小诗时河源二幼子一受命矣》
《赵河源幼子种莲于盆池一干开双叶戏作小诗时河源二幼子一受命矣》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稚子堂前戏綵时,种莲积水作盆池。

间闻并萼窥红影,谁识双柯媚绿漪。

莫谓微荄无妙意,也知造物等儿嬉。

看看膝下成双绿,为应君家此段奇。

(0)
注释
稚子:小孩子。
戏綵:玩耍彩饰。
积水:积聚的水。
作:制作。
盆池:小池塘。
并萼:并蒂莲。
窥:偷看。
红影:红色倒影。
双柯:两枝莲茎。
媚:吸引。
绿漪:绿色的水面波纹。
微荄:小小的莲根。
妙意:奇妙的意境。
造物:造物主。
等儿嬉:像孩子一样嬉戏。
膝下:膝边。
成双绿:成对的绿色莲花。
应:应当。
君家:你家。
段奇:一段奇特景象。
翻译
小孩子在堂前玩耍,用积水挖了个莲花盆池。
偶尔听到并蒂莲朵偷偷看红色倒影,谁能理解两枝莲茎对绿色水面的魅力。
别小看这些小小的莲根,它们也有奇妙的意境,就像造物主对孩子般的嬉戏。
不久后,你膝下的莲花会成双成对,这正是你家这段奇特的景致。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文蔚的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诗中,稚子在堂前玩耍,聪明地将积水积成盆池,种下了莲花。莲花初生,两朵花苞并蒂而开,孩子好奇地观察着它们映照在水中的红影,展现了对自然的初步认知和欣赏。诗人借此寓言,提醒读者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意义,就像造物主对待孩子们一样充满乐趣。

"莫谓微荄无妙意",诗人强调即使是最小的莲根,也蕴含着生命的智慧和奥秘。他期待着这些莲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同他们兄弟般的陪伴,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最后,诗人想象未来膝下将会有两朵绿色的莲花盛开,象征着家庭的繁荣和孩子的成长奇迹。

整首诗以儿童的游戏活动为切入点,寓教于乐,既体现了诗人对孩子的关爱,也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

当时交友都无几,欲问欢娱亦异今。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

脩竹千竿白家寺,昔年题处可能寻。

(0)

送棣州唐虞部

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古路草初白,大河冰未成。

暖科桑柘美,寒织杼梭鸣。

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

(0)

送李学士公达北使

万里使穷域,山川入马蹄。

驼鸣沙水冻,雕击雪云低。

食饮羊兼酪,供迎虏杂奚。

礼成回近日,喜听早期鸡。

(0)

挑灯杖

油灯方照夜,此物用能行。

焦首终无悔,横身为发明。

尽心常欲晓,委地始知轻。

若比飘飘梗,何邀世上名。

(0)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昭亭万仞山,古庙半山间。

赛雨使君去,钓潭渔父闲。

蕨肥岩向日,竹暗垄连关。

北望高楼上,南飞鸟自还。

(0)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九

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

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

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