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潞城令谷大同》
《答潞城令谷大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萧条寒邑古风深,应叹光阴恨陆沉。

莫厌荒山轻廪粟,须思美政慰民心。

门连露草常封印,吏散秋堂静试琴。

欲约仙凫终未得,东城何日听车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lìngtóng
sòng /

xiāotiáohánfēngshēnyìngtànguāngyīnhènchén

yànhuāngshānqīnglǐnměizhèngwèimínxīn

ménliáncǎochángfēngyìnsànqiūtángjìngshìqín

yuēxiānzhōngwèidōngchéngtīngchēyīn

注释
萧条:荒凉。
寒邑:冷清的城镇。
古风深:浓厚的古风。
光阴:时光。
恨陆沉:感叹衰败。
荒山:偏远山区。
轻廪粟:轻视粗食。
美政:美好的政策。
慰民心:抚慰百姓。
门连露草:官署门前杂草。
常封印:经常被封印(暗示官员不在)。
吏散:官员离去。
秋堂静:秋日寂静的厅堂。
仙凫:仙鹤,象征高洁。
终未得:始终未能实现。
东城:东边的城市。
车音:官车的声音。
翻译
荒凉冷清的古邑深藏着浓厚的古风,人们感叹时光流逝,国家衰败。
不要嫌弃荒山间的粗食,应当思考美好的政策来抚慰百姓的心灵。
官署门前杂草丛生,官员们已离去,秋堂寂静,只剩琴声回荡。
想要邀请仙鹤共游,却始终未能实现,不知何时能在东城听到官车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的秋季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时世的感慨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诗中“萧条寒邑古风深”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通过“应叹光阴恨陆沉”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与哀伤。

“莫厌荒山轻廪粟,须思美政慰民心”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美好政策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安抚百姓之心。这里,“荒山轻廪粟”可能象征着当时的贫困与荒废,而“须思美政慰民心”则是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门连露草常封印,吏散秋堂静试琴”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和孤寂的生活场景。诗中的官员似乎已经淡出尘世纷争,只是在寂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欲约仙凫终未得,东城何日听车音”表达了对自由和解脱的渴望,但这种愿望至今未能实现。诗人期待着能够听到来自东城方向的车轮声,这或许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者是对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于社会和政治理想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登丰台太乙阁

海滨楼阁上清居,碧瓦金茎落照余。

幔卷灵风开玉座,鼓喧春社驻云车。

明禋待举甘泉祀,宵火曾窥子政书。

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

(0)

送邱曙戒前辈之武昌

猿声夹岸听斜阳,江树苍茫接故乡。

却较长沙归路近,行吟何事怨潇湘。

(0)

浒墅舟中别相送诸子

溶溶月色漾河湄,晓起频将玉笛吹。

同上邮亭忘别绪,独行驿岸解相思。

白蘋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此路三千今日始,蓟门回首雪霜时。

(0)

海氛清·其九

四州士女,来迎王旅。君子维何,元黄在篚。

小人维何,饔殄在筥。复为王臣,以耕以仕。

歌帝之德,诵王之武。

(0)

二给事诗.孙君蕙

元叔赋《疾邪》,发音何煌煌。

休琏感时俗,陈辞慨以慷。

伊人负奇姿,奕奕黄门郎。

激昂论意气,伉达上封章。

嫉恶有本性,见之若探汤。

作诗寓孤愤,属兴深且长。

此意谁实谅,读之增感伤。

(0)

渚宫·其一

旧迹何劳问,东风草又新。

江蓠春秣马,啼鴂暮愁人。

白积千秋骨,青然几夜磷。

那堪听画角,肠断是西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