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
《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古风

苍苍吴越山,对峙束江腹。

江开白银瓮,一浪天四蹴。

金晶王高秋,风露气转肃。

常年骇壮观,委巷雷击毂。

今年官增威,旌麾被川陆。

罗衣绣龙凤,玉带缘蚕粟。

牙床锦屏帷,蛮毯随步蹙。

温温香卷阵,婉婉眉斗绿。

微闻伊梁音,渌酒光动縠。

鲜醲片晌尽,望姓空侧目。

惧成庾郎哀,窃效杜陵哭。

冥顽鳞鱼汇,屡覆舟万斛。

枭雄扈将军,竟作机上肉。

大浸交烽火,血胔腥草木。

地媪为之愁,兼恐河源缩。

熟闻灵胥庙,岁祭莫敢黩。

三叫三酹觞,愿与赤水族。

钱王射强弩,至今有遗镞。

何当起英魂,少助八州督。

中原日无事,海㝢蒙景福。

尚虞多戕残,洒泪逃亡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逢在元末明初观览钱塘江潮时,正值当地官员大宴江上的盛况。诗中通过描绘吴越山的雄浑,江面如白银瓮的壮丽,以及秋风露气带来的肃穆氛围,展现出钱塘江潮的宏伟壮观。同时,诗人也提及了今年官府增添了威仪,宴会上华服锦绣,装饰繁复,香烟缭绕,气氛热烈。

然而,诗中也寓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诗人感叹英雄人物如扈将军般的枭雄,最终命运悲惨,如同机上之肉,钱塘江潮的灾难与战火并存,生灵涂炭。诗人祈愿钱王的英魂能助八州督,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然而,他仍然担忧战乱可能再次发生,表达了对人民遭受苦难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钱塘江潮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沉思,既有壮丽景色的描绘,又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反思,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丑奴儿.见白发

踟蹰山下濡须水。

我更委佗,物阜时和,迨暇相逢笑复歌。

江湖楼上凭栏久。

极目沧波,天鉴如磨,偏映华簪雪一窝。

(0)

春游

久不出门心已灰,佳晴作意苦相催。

莺花世界共游戏,竹石弟兄仍往来。

心有所之无远近,兴虽已尽更徘徊。

江边渔父伤时切,得遇郎君笑口开。

(0)

寄符正民

体力今何似,函书阙到门。

匆匆缘不暇,负负复何言。

此日忘疏远,明公实见存。

扪参怀蜀道,叱驭忆王尊。

(0)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

川净波平五板舟,天开地辟一轮秋。

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

坐久星河挂璎珞,夜深风露走珠旒。

人间意适须乘兴,我是闲人更自由。

(0)

题李成山水

好山谁定识真形,著白山人眼最亲。

半夜忽闻遭有力,中书君召主林神。

(0)

生查子·其三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