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
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
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
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
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
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
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
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辞官归隐的老官员形象,充满了对过往仕途生涯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首句“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以陶渊明(字元亮)为例,暗示这位官员如同陶渊明一样,到了八十岁高龄,选择辞官归隐。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场景。门前闲坐五匹骏马,象征着过去的荣华与权力;而濠水边观赏游鱼,则是归隐后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归隐前后的不同生活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回忆了官员在官场上的日子。束帛,古代用来表彰贤能之士的礼物;拖金,可能指官员因功绩而获得的赏赐。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形象地展示了官员在官场上的荣耀与成就。
“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真正的有道之人,并不需要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他们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肯定,也是对官员在官场中保持高尚品格的赞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即将归隐官员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保持高尚品格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书剑忆游梁,廿六番、春风吹老尘世。
华发两相看,依稀认,曾是故人名字。
天涯海角,断云心绪重提起。梦梁旧事。
空惆怅当年,飞花流水。
休言老去情怀,尚兀自埋头,虫鱼丛里。
宾戏漫腾嘲,文章力、犹傲并时侪辈。
华严万劫,后千秋、想知谁会。祝君有喜。
清游共扶将,门生儿子。
出门一笑,江横武陵,未比天台远。
轻舟乱水,吟鞭遥指,霞城隐见。
春在三村,一村临路,二村斜转。
看分畦种菜,编篱傍柳,还疑是,玄都观。
休问寻春游伴。镇相怜、劫余莺燕。
瑶宫露井,仙山度索,华林上苑。
犬吠刘晨,实偷方朔,赏延公干。
叹芳菲总被,年涯送老,更何人管。
帝车翻,众仙舞们,天容欲墨。
轻飞乱洒,做弄河山失色。
问何年、玉京琼构碎寒碧。
圭璧散虚空,笑遇物、方圆无式。
神州陆沈,唯见漫空一白。
休扫除,任地留护袁安宅。思昔。
深尊太学,寸铁无持,苦吟酣战,冰落陈东健笔。
嗟此醉、胡为左徒呵壁。
披云未远,奈当关虎豹,日光幽隔。
路阻寒门,取谮言兮,投畀穷北。
漏点沈沈,梦想华胥国。
恼乌啼,怨鹤警。记否黄鹂三请。
嗟春远,渐岁晚,衣单鬓华霜炯。感缁尘,念莝井。
宋玉悲怀凄哽。江山在,怕谕蜀文章,变成哀郢。
望远伤高,伴夜色、红炉翠茗。
贳裘添酒,噀墨妆梅,此意共清冷。南菊摇衰影。
倦笔无花,啼髻又醒。
漏沈沈、更剪愁镫,邀笛催雪梦未省。
碧波亭畔,梅熟蒲新,病蕉展叶。
曲沼文漪,鱼苗戢戢春镜唼。
搅起孤客愁心,更橹声咿轧。
铃语催归,卸帆江浦犹怯。
哀乐无端,未中年、鬓霜先镊。
梦残春换,谁怜风波共阅。
苦说相思难避,任锦珰缄箧。
双鲤迢迢,又牵离恨千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