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分鸾,丝绝藕。且尽今宵,且尽今宵酒。
门外驴驹声早骤。恼煞长亭柳。
倚秦筝,扶楚袖,有个人儿,有个人儿瘦。
相约相思须应口。春暮归来,春暮归来否。
彩分鸾,丝绝藕。且尽今宵,且尽今宵酒。
门外驴驹声早骤。恼煞长亭柳。
倚秦筝,扶楚袖,有个人儿,有个人儿瘦。
相约相思须应口。春暮归来,春暮归来否。
这首《苏幕遮·离情》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开篇“彩分鸾,丝绝藕”运用比喻手法,将离别比作鸾鸟羽毛的分离和藕丝的断裂,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割裂与痛苦。接着“且尽今宵,且尽今宵酒”,在即将分别之际,借酒浇愁,试图暂时忘却离别的哀伤。
“门外驴驹声早骤”一句,通过门外急促的驴驹叫声,营造出一种匆忙、不舍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紧迫感。“恼煞长亭柳”,长亭边的柳树因离别而显得格外惹人怜爱,柳树的摇曳仿佛是离人的泪水,令人动容。
下片“倚秦筝,扶楚袖”,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一种依恋与不舍的情态,秦筝与楚袖,分别代表了音乐与服饰,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紧接着“有个人儿,有个人儿瘦”,直接点明了相思的对象,同时也暗示了对方因为思念而消瘦,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相约相思须应口”,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应如约而至。最后“春暮归来,春暮归来否”,则以季节的变化为背景,寄托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与不确定,充满了期待与忧虑。
整体而言,《苏幕遮·离情》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深具感染力的离别之作。
第五桥通曲港船,直摇春水到门前。
休官久作渔竿客,扶老来寻鹤氅仙。
畴曩欢娱如昨日,今吾衰飒最高年。
旧坟新冢石羊马,且举残杯莫怆然。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自从举世誇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