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烈女哀词·其二》
《韩烈女哀词·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白刃血纷纷,佳人化彩云。

可怜明月魄,犹恋石榴裙。

鹑首天方醉,蛾眉世不闻。

哀笳三百弄,总是慰昭君。

(0)
鉴赏

这首诗《韩烈女哀词(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为韩烈女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首句“白刃血纷纷”,开篇即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背景,渲染出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接着,“佳人化彩云”一句,将韩烈女的形象从现实的战场升华至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她已化身为美丽的云彩,飘逸而神秘,暗示了她的牺牲具有某种超越性的意义。

“可怜明月魄,犹恋石榴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韩烈女的魂魄比作明月,表达了她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眷恋,特别是对石榴裙的留恋,可能象征着她对爱情或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舍。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韩烈女的形象更加丰满,富有层次感。

“鹑首天方醉,蛾眉世不闻”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不公。鹑首天醉,可能象征着统治者的腐败和沉迷,而蛾眉世不闻,则表达了人们对韩烈女英勇事迹的忽视,强调了社会对英雄的遗忘和不公。

最后,“哀笳三百弄,总是慰昭君”一句,借用了昭君出塞的故事,将韩烈女与昭君相提并论,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表达了对韩烈女英勇行为的敬仰与哀悼。哀笳三百弄,意味着用音乐来寄托哀思,表达对韩烈女的深切怀念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烈女英勇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性光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宿龙须山

密竹复疏竹,老松仍稚松。
担肩元近俗,吟趣得深供。
要宿招提景,犹赊日暮钟。
殷勤问邻寺,指点说前峰。

(0)

宿蓝畲寺

岭断仍分径,林纡更著行。
畏人嫌俗驾,留客得僧房。
举记年何古,吾家句亦香。
兹行经寺五,于此独难忘。

(0)

挽杨茂原二首

松老成哀吹,天高惨暮云。
如何岁时隔,便作死生分。
经纪无家事,编藏有旧文。
周侯诚义士,节概过非君。

(0)

挽俞克晦丈二首

忆昨陈平相,乡闾例荐延。
蓬山渝奏墨,岩邑漫铨员。
祠馆归求志,周行数选贤。
那知终不偶,幕府遂终焉。

(0)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

门户怜非寄,声名叹不群。
倦游俱楚子,旧识记番君。
去觅江山助,行思风月分。
诗成如枉寄,亦足张吾军。

(0)

咏筍用昌黎韵

山居何所用,种竹并楹轩。
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
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
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
堤防虞采掘,检束费晨昏。
自是林深茂,非因地独温。
有朋如角立,布阵似争骞。
戢戢株虽短,駸駸势已存。
却行才避碍,逆曳遂难垠。
婢喜频留步,儿欣屡发言。
纵横从可目,散漫孰寻根。
蚁败须攻穴,羊侵要补藩。
骤惊疑瓦合,还讶若车奔。
岂害偏藏径,何妨便满园。
拥培规我力,振拔果谁恩。
坐见身长堑,行看筢蔽垣。
苔俱滋湿晕,兰与王芳孙。
未肯低前辈,终当及次番。
万杉真浪说,千橘更何论。
蹇傲冬方见,阴森夏乃繁。
务令收晚节,忍把助朝餐。
此日聊成隐,它年定改门。
韩公留句伟,侯喜漫名掀。
韵险言无丽,搜穷笔殆髠。
直将摅郁闷,底用役神魂。
示子斯同作,哦吟莫接暾。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