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蹑高步,幽径已荒凉。
落叶无人扫,哀猿空断肠。
谁来蹑高步,幽径已荒凉。
落叶无人扫,哀猿空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凄美的山径景象。首句“谁来蹑高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谁会踏上这幽深的山路,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幽径已荒凉”直接点明了山路的荒废与冷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落叶无人扫”一句,通过“落叶”这一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寂静,同时也暗喻着人事的凋零与遗忘。“无人扫”三字,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最后,“哀猿空断肠”将情感推向高潮,猿猴的哀鸣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对这荒凉景象的悲叹,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幽径、落叶、猿鸣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诗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特点。
三顾无人忆草庐,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
无奇试学居盘谷,谁信断弦胶可续。
湘天冷落数家村,曩时曾枉旌麾沐。
潺湲阶下碧溪横,柳静风微幽意足。
知君文武济时才,旧时军律寒生粟。
文书脱略是人师,应有魏昭能换粥。
我无真乐送芳年,怅望颜回屡空腹。
凄凉指日秋风高,愿更同来写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