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无人忆草庐,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
三顾无人忆草庐,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矩为悼念莫与伦所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当时人才凋零的感慨。首句“三顾无人忆草庐”暗指莫与伦的才华被忽视,如同诸葛亮未被刘备重用时的境遇,暗示了莫生前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次句“藻江文海竟何如”,以江海喻其才情之广博,但又疑问其是否得到应有的评价。
接下来两句,“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借马援和扬雄的典故,表达对莫与伦才华被埋没的惋惜,马卿(马援)曾因不受重用而自惭形秽,而子虚(扬雄)的才华也未被推荐,以此映射莫生的遭遇。诗人接着写到“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以旷达的嗣宗(陶渊明)和清高的元晏(元好问)自比,表明莫与伦虽贫困但仍好酒读书,保持高尚品格。
最后两句“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感叹南州(可能指莫与伦所在之地)的人才凋零,如同霜林一夜之间变得稀疏,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去世后人才匮乏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对莫与伦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当时社会人才选拔机制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