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登高兴,重来结伴游。
江山仍旧识,寒意改深秋。
席地妨樵径,扳花作酒筹。
醉忘归路远,还为夕阳留。
未尽登高兴,重来结伴游。
江山仍旧识,寒意改深秋。
席地妨樵径,扳花作酒筹。
醉忘归路远,还为夕阳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深秋时节再次攀登落霞峰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联“未尽登高兴,重来结伴游”,表达了诗人对登山活动的喜爱之情,即使初次登顶的兴致还未完全消散,仍渴望与朋友们再次同行,共同探索山峰的奥秘。
颔联“江山仍旧识,寒意改深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江山依旧,但随着季节更迭,寒意渐浓,深秋的气息愈发明显。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自然景观的恒常性,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颈联“席地妨樵径,扳花作酒筹”,生动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情景。席地而坐,却因妨碍了樵夫的路径;攀折花朵,作为饮酒时的点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随性与乐趣,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态度。
尾联“醉忘归路远,还为夕阳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醉意中,诗人忘记了归途的遥远,甚至为了欣赏夕阳的美景而停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与自由精神的颂扬。在醉酒的状态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释放,与自然、与朋友、与自我达到了一种深层次的融合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深秋时节登山的乐趣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自由的向往,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哲学思考。
含气有喜怒,触物无不鸣。
天机泄鸟迹,文字从此生。
谁言土苇器,声合天地清。
朴坏牺氏瑟,巧露娲皇笙。
末流不可障,声律随合并。
遍读萧氏选,不见真性情。
怨刺杂讥骂,名曰离骚经。
颂美献谄䛕,是谓之罘铭。
诗道初不然,自是时代更。
秦火烧不死,此物如有灵。
至今三百萹,殷殷金石声。
汉儒各名家,辩口剧分争。
康成独麾戈,诸儒约连衡。
祭酒最后出,千古老成精。
我欲读尔雅,不辨螯蟹名。
尚怜沈谢辈,满箧月露形。
孔徒凡几人,入室无长卿。
三子论性命,举世为讥评。
白首草太玄,才得覆酱罂。
不如匡鼎说,愈笑人愈听。
《读毛诗》【金·郭邦彦】含气有喜怒,触物无不鸣。天机泄鸟迹,文字从此生。谁言土苇器,声合天地清。朴坏牺氏瑟,巧露娲皇笙。末流不可障,声律随合并。遍读萧氏选,不见真性情。怨刺杂讥骂,名曰离骚经。颂美献谄䛕,是谓之罘铭。诗道初不然,自是时代更。秦火烧不死,此物如有灵。至今三百萹,殷殷金石声。汉儒各名家,辩口剧分争。康成独麾戈,诸儒约连衡。祭酒最后出,千古老成精。我欲读尔雅,不辨螯蟹名。尚怜沈谢辈,满箧月露形。孔徒凡几人,入室无长卿。三子论性命,举世为讥评。白首草太玄,才得覆酱罂。不如匡鼎说,愈笑人愈听。
https://shici.929r.com/shici/wfs2La6xTi.html
东风弄微寒,吹雪作轻阴。
春归未得归,愁揽客子心。
与君俱异县,那复重分襟。
感时复恨别,老怀苦难任。
忆昨荥阳会,灯火语夜深。
纵谈间俳语,浩歌杂狂吟。
相期梁宋游,感君肯相寻。
西园偶差池,市楼成孤斟。
相逢洧水湄,暂尔成盍簪。
燕鸿还别去,又复如商参。
我行落日边,匹马独登临。
君方无定在,倦翼思茂林。
人堪几回别,老境各骎骎。
洧水不西流,双鱼定沉沉。
幸有西飞鸿,无吝金玉音。
天机本自足,人事或相须。
东坡画三昧,乃与龙眠俱。
黄州富丘壑,馀杭渺江湖。
已困口嘲弄,更堪手糊涂。
其来本游戏,所到非功夫。
平生斜川翁,尚友千载馀。
可闻不可见,风标定何如。
笑倩李居士,为予巧形模。
临流想有诗,沧浪元非渔。
不入声利场,政恐吾足污。
二公有深意,百年留此图。
不著色尘相,澹然如游天地初。
主人牢缄縢,丹青有渝此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