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昏、斜阳收了,画帘几桁催卷。
窗灯不上情更好,月出梧桐庭院。花气袅。
几缕柔风,催趁虫声懒。罗衣早换。
尽美睡堪寻,零诗漫拾,已是夜过半。
秋期近,仰见疏星远汉。新凉消息谁管。
山中猿鹤怜归晚,我已心先南雁。诗梦浅。
怕古寺、钟晴密杵摇偏缓。纱帷漫卷。
任藤枕频欹,晓凉未减,安簟宜清旦。
过黄昏、斜阳收了,画帘几桁催卷。
窗灯不上情更好,月出梧桐庭院。花气袅。
几缕柔风,催趁虫声懒。罗衣早换。
尽美睡堪寻,零诗漫拾,已是夜过半。
秋期近,仰见疏星远汉。新凉消息谁管。
山中猿鹤怜归晚,我已心先南雁。诗梦浅。
怕古寺、钟晴密杵摇偏缓。纱帷漫卷。
任藤枕频欹,晓凉未减,安簟宜清旦。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过黄昏、斜阳收了,画帘几桁催卷",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卷起画帘,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气氛。"窗灯不上情更好,月出梧桐庭院",没有明亮的灯火,只有月光透过梧桐洒落庭院,更显宁静与诗意。
"花气袅。几缕柔风,催趁虫声懒",微风吹过,带着花香,虫鸣声也显得慵懒而悠长。"罗衣早换。尽美睡堪寻,零诗漫拾,已是夜过半",诗人换上轻罗,准备享受美好的夜晚睡眠,偶尔翻阅零散的诗句,时间悄然流逝。
"秋期近,仰见疏星远汉",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抬头望去,稀疏的星星映照在银河之上。"新凉消息谁管",暗示着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的关怀。"山中猿鹤怜归晚,我已心先南雁",借猿鹤和南飞的大雁表达归乡之情。
"诗梦浅。怕古寺、钟晴密杵摇偏缓",诗人沉浸在诗意的梦境中,却担心寺庙的钟声打破这份宁静,钟声悠长而缓慢。"纱帷漫卷。任藤枕频欹,晓凉未减,安簟宜清旦",诗人让纱帷随意卷起,倚着藤枕,享受清晨的微凉,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凉意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