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毛诗》
《读毛诗》全文
金 / 郭邦彦   形式: 古风

含气有喜怒,触物无不鸣。

天机泄鸟迹,文字从此生。

谁言土苇器,声合天地清。

朴坏牺氏瑟,巧露娲皇笙。

末流不可障,声律随合并。

遍读萧氏选,不见真性情。

怨刺杂讥骂,名曰离骚经。

颂美献谄䛕,是谓之罘铭。

诗道初不然,自是时代更。

秦火烧不死,此物如有灵。

至今三百萹,殷殷金石声。

汉儒各名家,辩口剧分争。

康成独麾戈,诸儒约连衡。

祭酒最后出,千古老成精。

我欲读尔雅,不辨螯蟹名。

尚怜沈谢辈,满箧月露形。

孔徒凡几人,入室无长卿。

三子论性命,举世为讥评。

白首草太玄,才得覆酱罂。

不如匡鼎说,愈笑人愈听。

(0)
鉴赏

这首诗《读毛诗》由金代诗人郭邦彦所作,通过对比不同诗歌风格与内容,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

诗中首先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气与万物的共鸣,引出“天机”与“文字”的关联,强调了自然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接着,诗人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诗歌,如“怨刺”、“颂美”,并指出这些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他提到,尽管秦朝焚书坑儒,但诗歌的生命力并未因此消亡,反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郭邦彦进一步分析了汉代儒家学者对诗歌的不同解读与争论,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他特别赞扬了康成的独立见解和儒家学者之间的辩论,认为这种学术争鸣推动了知识的深化。同时,他也提到了汉儒们对诗歌的名家之分,以及祭酒作为权威人物的角色。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阅读《尔雅》的困惑,以及对沈谢等诗人作品的喜爱,认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月露般的清新与深意。他反思了儒家学者中对于性命之学的讨论,指出这引发了广泛的批评。郭邦彦以自己对《太玄》的创作经历为例,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个人理解,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本身,而非形式或理论的束缚。他以匡鼎的故事结尾,强调了幽默与智慧在诗歌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与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郭邦彦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郭邦彦
朝代:金

金阳翟人,字平叔。宣宗兴定五年进士。为永城主簿。以退让见称,有诗名。郁郁不自聊,年未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武康附夜航入京

今晚后溪风色顺,暑威未肯回凉信。

独泛官河雨气收,野林鸦落归无阵。

听钟摇出港汊重,新塘光现横空龙。

松头暝破月色吐,油云散尽回千峰。

(0)

题大赛山中人家

课孙课子业桑麻,最喜无人识故家。

八口日支资地力,一头雪色感年华。

甜瓜苦过王戎李,古木枯如博望槎。

岂得不谙培植性,又思寻客学餐霞。

(0)

碧蝉儿花

翠蛾遗种吐纤蕤,不逐西风曳别枝。

翅翅展青无体势,心心埋白有须眉。

偎篱冷吐根苗处,傍路凉资雨露时。

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

(0)

散水花

的皪繁英贴翠鞭,流波拂影自牵连。

柔条袅画粘琼靥,小叶抽春垒玉钿。

冷艳远疑冰剪处,秾华低灿月明天。

莫欺露卉云丛乱,暗引迷香采蝶眠。

(0)

初欲登小孤惠济庙水盛风驶回首已远矣

芦荻萧萧掩败汀,抛南抛北惯曾经。

淮山有雪侵云白,江水无风接树青。

吟卷纪游挥小草,醉篷埋恨载浮萍。

庙门转眼随帆过,不得重登绝顶亭。

(0)

戚姑山

重上危楼意豁然,倚栏检点旧山川。

身离城郭尘嚣里,眼到云天杳霭边。

只恐老松添岁月,长教修竹障风烟。

回思灯火书窗下,偻指如今六十年。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