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危楼意豁然,倚栏检点旧山川。
身离城郭尘嚣里,眼到云天杳霭边。
只恐老松添岁月,长教修竹障风烟。
回思灯火书窗下,偻指如今六十年。
重上危楼意豁然,倚栏检点旧山川。
身离城郭尘嚣里,眼到云天杳霭边。
只恐老松添岁月,长教修竹障风烟。
回思灯火书窗下,偻指如今六十年。
这首诗名为《戚姑山》,作者是宋代诗人董居谊。诗中表达了诗人再次登高时的豁达心境。他倚着高楼栏杆,检视熟悉的山水景色,感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尘土。诗人感慨岁月匆匆,担心老松又增添了几许年轮,而那修竹则始终守护着这片宁静,抵挡风雨烟尘。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灯火下读书的日子,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如今已过去了六十个春秋。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峨峨道旁庙,庭户焕丹黝。
恭闻师商贤,下拜奠卮酒。
大梁故王都,豪杰所奔走。
当时多尊荣,死不道人口。
二君夫何为,血食独传后。
岂于圣人道,自托致不朽。
荒坟屹相望,荆棘不盈亩。
衣冠应作尘,制度复何有。
得无埋奇书,文字暗科斗。
怀古意惨淡,春风一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