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连北固,千里草萋萋。
东去水逾急,北来身渐低。
渔舟长宿火,客枕厌闻鸡。
风景年年是,因无妙句题。
丹阳连北固,千里草萋萋。
东去水逾急,北来身渐低。
渔舟长宿火,客枕厌闻鸡。
风景年年是,因无妙句题。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江行(其二)》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所见的景象。首句“丹阳连北固”点出诗人行经之地,丹阳与北固山相连,展现出广阔的地理背景。接着,“千里草萋萋”描绘出江南水乡广袤的田野上草木茂盛,一片苍茫。
“东去水逾急”写出了江水向东流去,水流湍急,暗示旅途中的舟行之快和舟行者的紧张感。而“北来身渐低”则通过身体随着船只向北移动而逐渐下沉,形象地表现出舟行的起伏和诗人内心的沉思。
“渔舟长宿火”描绘夜晚渔舟上的灯火,给旅途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安宁,然而“客枕厌闻鸡”又透露出诗人对频繁的鸡鸣声感到厌倦,反映了旅途的单调与疲惫。
最后两句“风景年年是,因无妙句题”,诗人感慨风景虽美,但每年相似,自己却未能找到恰当的诗句来描绘,流露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与创作灵感的匮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行的旅程,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